第三百三十一章 莫掌柜的马帮队(四)(2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624 字 5个月前

朱守谦传下八位辅国将军,这些人继续开枝散叶,宣德年间至少也有十多位奉国将军。眼见得这些宗室人多势众,广西当地官员自然不敢得罪他们,只能乖乖地将禄米折现。而这帮人拿到钱以后也不闲着,立刻拿去买私盐,然后转卖挣钱。这一来事情闹大了,广西布政司不得不向朝廷上奏。

宣宗大怒,立刻给靖江王朱佐敬写敕书,对他提出了严正的警告。在朱瞻基看来,宗室和官员的俸禄用大米发放,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原因很简单,老百姓手上有米,但没有钱。你们靖江王府的将军们“不受所有而索其所无”,说实话也就算了,居然还“三倍取之”,是可忍孰不可忍?做生意是“小人”从事的行当,堂堂宗室如此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吗?

敕书最后宣宗撂下一句狠话,今后再有此类事件发生,就让广西布政司、按察司连同巡按御史一起出手抓人,到时候不要怪我不给你们靖江王府面子。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俗话说“人穷志短”,这句话放在堂堂大明宗室身上一样适用。到了明英宗正统年间,哪怕是为了这些微薄的岁禄,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事件层出不穷。

自打首封靖江王朱守谦出事以后,这支非太祖后裔的宗室,便被彻底打上了旁支的烙印,待遇自然也是一落千丈。宣德初年由于屡屡在安南损兵折将,朝廷甚至把补充兵员的主意都打到了靖江王府广西护卫头上。

说实话,当时靖江王府宗室的心理压力应该不小,万一安南局势失控,他们首当其冲就要遭受池鱼之殃。因此虽然岁禄一直被拖欠,却也没人敢去麻烦朝廷,万一皇帝陛下一个心情不爽可怎么好。其实宣宗最后解决他们的岁禄,也是在和黎利完成和谈之后,仗打完了也该安抚一下这些旁支宗室了。

到如今靖江王府各宗室为了生存,一直延续着私盐经营,控制着整个广西的盐业、米粮、当铺。对靖江王府来说,王府不参与,可是朝廷没有说不让外戚做买卖,其背后却是各家族亲垄断着整个广西所有能赚钱的门生。

这样多的王府人群需要养活,着实也很不容易,就当朝廷实发岁禄,也养不活一个辅国将军府内的人员排场,说白了吃糠喝稀也是常事,前面也说了,一个奉国将军岁禄六百石,辅国将军二百石,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计的话,就拿一个奉国将军府来说光佣人内持、护卫、轿夫、门子、厨子、工匠等这些配置人员,六百石看似很多,分配到每人的话只能饿死,而这些人也有一大家子要贴补。辅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