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七章 平安镇的商品(上)(1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536 字 5个月前

张子安多年在外经商,自有一套进货路子,主要贩卖从平安镇运来的商品,每隔半月余就有一趟从西北来的快运船,目的地就是郓城的商贸城,像张子安这样的小商户可以搭货,经营一些贩运比较重的及本地买不到的商品,比如各种铁制农具,这种用精铁制成的刀具、铁丝、铁订、各种大小规格的螺丝螺帽之类,还有一些五金,如各种大小的榔头,斧头、扳手,开刀、合页、铰链、锯条、等。比自家找铁匠铺子打造的要好用,而且价格也便宜不少。还有各种玻璃制品,从酒杯、茶杯到窗玻璃制品,近些年来随着炼制工艺的提高,玻璃已不再是奢侈品,慢慢进入百姓人家,用处最多的是玻璃瓦片,也就是一张长度为三十公分,宽度为二十公分带有圆弧的玻璃片,这种玻璃瓦片是当前明朝人建房时,购买几张用作“天窗”采光用的,没钱的就用二张透光,有点钱财的就用四张或多开几处“天窗”,按古代的习惯建房窗户开的比较小,也比较高,北方是为了保温,南方是为了防盗,更多的地方不开窗户,只是在营造时做几个通风口,大部分是木结构,房子内部的采光都不佳,这时就要开几个天窗,在没有玻璃时,开天窗的材料是一种蚌壳制品,不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透光性也不是很好,现在有了玻璃,无论透光、硬度、寿命、防水上碾压了蚌壳制品的天窗,重要是价格也不是很贵,这种玻璃瓦片就成了当前建房的必须品。m.bīQikμ.ИěΤ

更多的商品在食品上,在古代没有包装食品,比如要走亲戚送礼什么的,去街市买几样糕点,店家就给你分别包装好,而且包装的是用很厚实的粗纸,在这种纸上,还能看到稻草、麦杆、竹丝等材质,也就是说在制作时很粗糙打成了纸浆,颜色黄黄地,摸上去很糙。用细麻绳扎好,讲究一点上面铺上一小张红纸。

从平安镇出来的食品,每一样都是包装好的,纸的颜色虽然也是黄黄的却很薄,更加细腻,有些东西是用油纸,要知道在古代纸是很贵的,而平安镇的造纸大量采用了机器操作,首先是把一些树枝、麦杆、稻草、秸秆等用机器粉碎成粗料,加入生石灰,用生石灰蒸煮是为了消毒杀菌,也是软化材质,用水浸泡后,再粉碎成细末,最后用一台机器碾磨成浆,调配成浓度刚好的纸浆状,接下去用细竹篾网在纸浆里面过一遍后,沾上一层纸浆,拿出来晾干水分,最后就从细竹篾网上剥下来就是纸了。

这种纸的厚薄只要调节纸浆的浓度,就能得到不同厚薄的纸张,页是当前造纸的方法,所不同的就是章子俊利用了大量的粉碎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