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一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598 字 6个月前

插手盐运和私贩活动,名为做贩盐些煮,实际是到处敲骗勒索,牟取钱材。其他地方官吏也是这样干的。如正统年间广西总兵官安远侯柳溥就带头搞“私贩盐价”,大发横财。结果被弹劾,受到处分。明朝廷“命有司追溥所受银器及家人私贩盐价。”到了正德时期柳州知府刘琏其人,被农民起义军击毙后,有史料记载曰:“传者谓链死,贼刳其腹,实之以盐”。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由于官府垄断盐运和地方官吏大搞盐贩私捞,使食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老百姓对地方官吏搞私贩盐价极端不满。尤其严重的是,明统治者对广西少数民族人民实行食盐封锁政策,更加引起人民的反对。

如成化元年,明朝编修官员丘浚曾给明朝廷出谋献策曰:“广西不产盐,而两江(指明代广西的左、右江道)尤为难得,宜严立私贩之禁,量为功次等则,以为赏劳士兵之资。”这说明统治者要在少数民族人民居住的左、右江道地区实行食盐的封锁,“严立私贩之禁”,结果使少数民族人民无盐可食,只能到山中寻找其代用品。《粤西诗载》有言:“山深路远不通盐,蕉叶烧灰把菜腌。”这就是当时广西各族人民过着无盐生活的真实写照。

众所周知,食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由于朝廷对广西各少数民族实行食盐的封锁政策,势必引起民众的反抗,大量民众不得不为夺盐而斗争。府江是粤中之孔道,是官府盐运必由之路。所以府江上下盗贼四起,各路义军“据险出没,”“钩官商盐船”,就是为夺盐而进行的斗争。

自新皇朱佑樘登基后,章子俊已在平安镇忙着各种事务大半年有余了,而今是弘治元年,经过朝廷上下一番争斗后,朝廷大局已定尊皇太后周氏为太皇太后,皇后王氏为皇太后,妃张氏为皇后。

随即朱佑樘发出了新的任命旨意为南京右都御史屠滽护送古来回占城。起用余子俊为兵部尚书,李敏为户部尚书,李敏令北方二税折收白银。朵颜三卫被鞑靼所窘,携老弱走避边塞,诏令供以刍粮,命于近边地驻牧。朱佑樘又斥方士李孜省、太监梁世、外戚万喜等;遣散“传奉官”二千余人。又罢遣禅师、真人及西番法王、国师等一千数百人。旋捕李、梁,李孜省受刑死,梁芳废死。罢阁臣万安。刘健入阁,刘健曾充东宫侍读。以王恕为吏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旧阁臣仅刘吉一人留任。章子俊为南京户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封为太子少傅。

听说章子俊的任命是由吏部尚书王恕举荐,目的是让章子俊去管理西南民生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