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明朝百姓生活常态(八)(2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631 字 9个月前

点水,打湿表面上的黄泥,最后黄泥被水淋湿后成饼状,这时黄泥便一点点地渗入糖浆中,吸附了其中的各种有色物质并缓缓下沉到钵的底部,于是拔出塞草,泥浆便又随着糖蜜逐滴落入下面的瓮、锅中。这样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脱色过程完成,揭去上面已经变成的土坯,钵中上层部分便成为上等白糖了,而瓦钵底部的仍为黑褐色糖。那是因为糖匠们还不很明白黄泥浆有脱色的功效,只是知道盖上黄泥能把黑糖变成白糖。

而“黄泥水淋糖法”不同之处是,用黄泥浆水淋,脱色更快,产量更高,而且效果更好。不只是上面的一层脱色,而是整钵内的糖脱色,所以说有时,一个小小的改动就是一场革命性的颠覆。就好比是一层窗户纸,内外有别一样。

章子俊所要制作的是烧制大缸及喇叭形的瓮即可,投入不多效益明显,立马把便宜的黑糖变成白糖,经过此法后,糖的甜度也相对提高了不少。

在没有蔗糖时,古人对糖的来源主要是谷物制取,比如麦芽糖,也是最稳定的甜味来源,因为发芽大麦体内有一种神奇的催化剂淀粉酶。而麦芽可以添加进各种谷物内发酵成各种风味的糖类,这种糖称为“饴糖”。除了小商小贩走街串巷叫卖外,因做法简单一般大户人家自己做饴糖来吃,饴糖用糯米制作出来的为最,嫩滑弹牙,有韧性,用来制作各种糕点,糖果。

章子俊制白糖也是为了昔日好友曹衡、李胜所托,自从平安建镇后,曹衡、李胜先后指派家中管事前来捧场,在平安镇开设商号,这些年来互有书信往来,去年才得知刘升已然过世后,在京城的李秉彝被憎道官排挤,致仕回老家。世事无常,曹衡、李胜加大了在平安镇的商业投入,可是做什么行商却犯难了,目前只是贩运,昔日在芦城的产业,因章子俊的离去,生意逐渐萧条,现在没有一样主要商品可供长久,为此章子俊就想着做出白糖来让曹衡、李胜去经营,把做法给李胜,让其在无为州开厂,让曹衡去江南销售,反正这二位好友目前家族兴旺,做大做强就看他们去怎么操作了。ъΙQǐkU.йEτ

章子俊有许多关乎民生的东西,都不保密,全分派给了许多朝廷官宦人家及当地大户人家,还有山西的许多商家去做,比如制作水泥用的设备、玻璃、炼铁、木器加工、食品加工这些,这也是为了减少朝廷对自己的关注,说白了就是把水搅浑,让更多人赚钱形成一个利益保护团体。制造业的繁荣就会促进商贸的繁荣。

原为延绥巡抚的熊绣,可谓心情很复杂,对平安府的许多做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