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褚桂平的逍遥梦(五)(1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546 字 2023-05-12

如果你是六零后出生的,就会很明白其中的感受,在八十年代,电视刚刚进入国内,在一个乡镇上有一个粮站,集体买了一只九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那一晚前来看热闹的人从四面八方乌央乌央地把整个粮站围了足足有五层,最后连屋顶上也爬满了人,差点把粮站压塌。所播放的电视是什么节目呢,是一本美国片《从大西洋底来的人》,说白了就是一本闲着没事,情节拖拉,无中生有看着蛋痛的烂片,可当时的人们看着从带有雪花点点的黑白电视里面出来的模糊人像,很是好奇,加上那些女人的穿着,露出来的地方,不该露出来的地方,凸出的地方、翘起的地方很是抓耳挠腮,不就是穿着几身紧身潜水服吗,弄的那么激动。

现在可是在明朝,更何况在五百年后的八十年代乎,明朝的说书人是有学问的人,想想看,如果说书人不认字,拜师学艺的话,就当师傅教会了几个段子,几篇长书,也只能喝稀糊口,所以说在明朝说书的人,都是考取功名不得,为了养家糊口,从各种书中翻找几个段子出来,翻译成白话文,有市场需求就会有提供者,有人就专门以写白话说本为生而发家致富的,什么天罗神仙妖魔鬼怪全可以写出来,为的就是提供不识字的人听书的需要,识字的人毕竟少之又少,百里才一,满足此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这种白话本没有刻本,都是手抄,能存世的少之又少,大都是在民间通过说书人的嘴,口耳相传,所谓民间故事,离奇事件就是从明朝开始流传最多最广。

却说自从褚桂平离开了“家”后,每天下值就去望春楼,一天二天还好说,毕竟在明朝去妓楼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再说了褚桂平住在望春楼内,也不用花银子,可要长久住着让外人怎么看,褚桂平还是衙门中人,这名声可就臭了。还好啊,褚桂平只是年轻,许多事理解不了也很懵懂,却不是笨人,这脑瓜子还是好使的,也知道这样下去不好,既然不想寄人篱下,要摆脱舅舅的束缚,就要另立门户才行,通过衙内关系,在城中租借了一间房。

古人称为“赁屋”或“僦居”。“僦”在古汉语中是租赁的意思嘛。褚桂平在衙门里混了快一年了,当然清楚这些步骤,先是找个“房牙子”,相中城内一间泥墙草屋,带着一个竹篱围院,独门独户,进出方便,褚桂平看中的就是这些,在“房牙子”当面,交了“掠房钱”,也就是租金三百文,合银三钱,又交了“房牙子”一百文手续费,接下去的操作就让褚桂平自己拿着“房牙子”出具的文书,去衙门内登录即可。

这三百文钱是三个月的房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