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家大业大(中)(1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502 字 2023-05-12

王管家夫妇的反应实属正常,在这样的年代医生基本上都是男性,在儒家伦理占主导地位、讲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背景下,古代一直有“女病难医”、“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女人”的说法。

就说说当年成祖朱棣的孝慈皇后患有乳疾,不少名医诊后都不见效,皆因无法直视,诊断困难。有一天来了一位道士,说能治好皇后的病。但这道士只能远远地站在门外,不能进入皇后的房间。如何切脉?这道士想出了一个法子,让人在皇后的手腕缠上一根丝线,通过这根丝线判断皇后的脉象。朱棣为了测试道士医术的真假,暗中将丝线先后绑在皇后的玉环上和猫脚上,结果都被道士识破了,结果道士真的治好了皇后的病。这个传说既说明道士的医术相当高明,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男医生给高贵妇女看病的难度。也为悬丝诊脉传的神乎其事,其实这些都事民间传说,后然不少医者也就装摸做样起来,标显自己的医术精湛。

民间女性同样有封建礼教的禁锢,女子生病特别是患了妇科疾病往往羞于启齿,或语焉不详。有的女病人宁愿病死也不愿意公开隐私。《节妇》中,记载了一位**生疮溃烂的寡妇马氏,由于拒绝男医生治疗,最终丧命。马氏说:“宁死,此疾不可男子见。”

就说此时在太医院的《习医规格》规定男医生不能

接触女病人肌肤,要用“隔帷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如诊妇女,须托其至亲,先问证色与舌及所饮食,然后随其所便,或证重而就床隔帐诊之,或证轻而就门隔帷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寡妇室女,愈加敬谨,此非小节。”李梴还特别指出,遇到女病人家庭困难,医生要“自袖薄纱”。x33

反过来说,古代女病人回避男医生不仅是保护自己的隐私,对医生来说也是一种保护,降低了女**惑。因为古代也不乏女病人勾引男医生之事,宋洪迈《夷坚志·丙》“聂从志”条中的良医聂从志,在给女病人诊疗时,女病人便直接要求与他**,差点出事。话说时邑丞的妻子李氏病重垂死,聂从志将她治好了。李氏长得很漂亮,但好**。见聂从志长得一表人才,便利用丈夫外出时,伪称有病,派人去请聂从志到家里,谁知李氏见到聂医生后说,“赖君复生,顾世间物无足以报德,愿以此身供枕席之奉。”聂从志惊恐地逃了出去,从此再不上门。

章子俊早就知道有这样的结果,对这种封建礼教的禁锢也是无力,不得已最后还是姚颖做主,想到了一个方法,伯爷府上本没有什么讲究,可是在牛易施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