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湾保卫战(上)(2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876 字 2023-05-12

们的必生所求。

听说有一股鞑靼打来了,要把刚得到的美好再一次夺取,不用官府废话,全都自愿要求从军参战,家中的青壮年在一些白发父母的带领下,围在了河湾中心广场上,这里是目前河湾的一个市场管理所,也是唯一在河湾朝廷设置的维护所,这些老百姓可不管你是作什么,既然是管理就是衙门,代表着朝廷,其实跟朝廷没一毛钱关系,是林熙林主簿设在河湾内的一个税收点,平时维持一下秩序,盘查一些可疑人物。

一般的老百姓只知道打仗出人即可,可是一个战兵所花的装备需要一笔不菲的银子,起码得有一把战刀或是长茅,加上衣着防护软甲,人多了还要提供吃食等物资都是一大难题,所以章子俊的思路是,把进入河湾界内的所有通道堵死,让这些百姓去挖壕沟,引水挡道,在一些硬地上挖陷马坑,大大小小的坑洞,最小的坑洞刚好能把马脚陷进去,这种陷马脚的洞对**杀伤特别大,因为小不易发现,只要马踏入,就会把马脚扭断,又在周围修了几排错落的挡土墙,七绕八拐地,从尔林兔调来三百火枪兵和三百掷弹兵,专门蹬守在这些挡土墙后面,河湾外面能通过的地方就这么几条道,外面就是大片沼泽水潭子,这一片土地水草丰满,要是不打仗,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水流方向就能种稙水稻。

目前在这里大趋势没有稳定下来,只能是东刨一块地,西刨一块地,所以这一仗对河湾来说能不能站稳脚跟很重要,从侧面来说,就是游牧跟农耕的两个交汇点碰撞。

鞑靼人打仗自有一套方法,看上去二万大军,在进攻时会分散开来,其中五千精锐护卫着中军,余下全部可为游骑,多则千人,少则几十人,这就是为什么明军结集大军后,往往找不到鞑靼主力的原因,上万人的军队,就像是撒豆子似的游走在方圆百里内。机动性相当大,明军固守一地时,突然会在背后冒出许多鞑靼骑兵不战自乱,兵败麦城的原因。

章子俊用很少兵力能抵挡住这些骑兵的进攻,一大半借着地形优势,尔林兔只有前后两条道,后路就是河湾,而河湾有三条道,前路通往尔林兔,后路通往神木,向东南通往榆林,别的地方都不适合大军通过,可鞑靼人从小就生活茫茫戈壁草原,有着丰富的地理经验,行军慢点无所谓,只要能够前行,无孔不入,在一些无人防备的村镇中大肆抢掠,这就是边患不断的原因。

这一次鞑靼兵散出去了,不管怎么个散发,想要进攻河湾也就这么几条道,所以这些鞑靼兵散出去的范围很大,多路游骑散到了马合、大保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