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庐江山水竒(2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485 字 2023-02-27

内章子俊只是修路,不拆建,原因是一坐破败的草屋可能是庐州书生的供奉之地,一棵树也可能是某些人心目中的神往之地。所以把建设重点全在城外无主荒地。

在章子俊看来,无非是平整一条“路”出来,两边搭建成排的平房,屋后留一个菜地园子,就像以前穿越前七八十年代农村低矮小平房,可在此时明朝人看来,可不得了,虽然所建不是精舍,却有着许多精舍房的要素,砖瓦结构,水镜地面,奢靡的玻璃窗户。

章子俊所出的玻璃只是一块三十公分见方的小玻璃,原因是制作模具有关,铁制的模具大了,重却平整度不好弄,还有玻璃做大了容易碎,不过这样大小的玻璃镶嵌在窗户上,立马就会变成高大上。

新材料“水泥”的出现,直接改变了营造工艺,也改变了明人的生活方式,目前王小姐,对了应该称章夫人王氏管理的实业,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一个炼铁作坊,规模不大,二只小高炉,一只实验炉,做不大的原因是银钱的缺乏,另一个就是铁矿石原料跟不上。和炼铁作坊一起的就是“水泥”厂,窑炉绵延三里,直接排满了河岸,相隔不远就是玻璃作坊,也是起了三只窑炉,就在玻璃窑炉边上正在营建更大的窑炉,此种窑炉明人很熟悉,窑炉沿着一个土坡建造,跟那些砖瓦窑差不多,此窑炉是用来专门烧制瓷砖及卫生洁具,因为有了水泥,瓷砖的贴合就成为了可能,变成了一种实用的商品,将会大方异彩。可是难度在于精度上,在制作坯料时,要做到模具的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块瓷砖大小一致,可是古人常用的精度寸到分后就没了,缺乏对于毫的概念。

瓷砖的模具是一块木制整板,被分割成九宫格,要求每一格的尺寸相同,这样在脱模后就能保证瓷砖的大小一致。

在卫生洁具方面章子俊总算找回了抽水马桶,不管是坐的还是蹬的全要做出来,为了能用上,还专门烧制瓷管,另外又做了尿壶、洗脸盆及瓷地砖,章子俊原本不想着做马桶的,原因就是没法自动上水,这可难不到古代工匠,用人工添加水不就解决了吗?也是,在古代人工是最便宜的,这种卫生洁具往后主要是为大户人家使用的,家中都有丫鬟佣人,这样就简单化了,洗脸台盆也不需要有孔洞按水龙头,只是一个排水孔木塞子就解决了,下面用瓷管子接上,水从瓷管子排到地下阴沟。

古人对瓷器的追求很讲究的,什么描花,各种鱼虫花鸟图案随手就能画,所以烧制出来的这些瓷器,全是花花绿绿的。还变着花样什么青花马桶、景泰尿壶、龙凤台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