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2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587 字 2023-02-27

此事,日夜咒骂,口口声声说:“奴才们竟敢欺骗我!”又是咬牙切齿,又是痛哭流涕,日夜琢磨着怎么报复纪氏母子。她不是乱砸东西,就是抱怨小人陷害自己。不久,纪氏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张敏多少知道纪氏暴亡的真相,不禁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他很可能是因为怕遭到万贵妃**的虐待而**的,或者干脆就是被万贵妃**逼死的。当初隐匿不报的太监张敏亦因惧怕万贵妃吞金而死。

朱见深的生母周太后深味其中的危险气息,大臣们为朱祐樘的命运担心了。照此下去,恐怕小太子朱祐樘也难逃万贵妃的魔掌。周太后适时插手进来,将朱祐樘接到自己住的仁寿宫居住。周太后主动承担起了抚养小孙子的重任。周太后德高望重,对小孙子看得很紧,万贵妃**难以找到下毒手的机会。朱祐樘能否健康成长,俨然成了朝野上下观察**清明的指向标。万贵妃更加投鼠忌器了。

万贵妃心里很着急,急得整天在想怎么把朱祐樘弄死。这反而放松了对后宫的控制。此后,皇宫中喜讯不断,邵宸妃、张德妃、姚安妃、杨恭妃、潘端妃和王敬妃陆续生出了皇子。朱见深的皇子越来越多,万贵妃逐渐失去了杀害朱祐樘的意义。M.

因为万贵妃权势熏天,又得到皇帝朱见深的偏袒,大臣们敢怒不敢言,随即想出一个办法,立马封朱祐樘为太子,不想随后以万贵妃的党羽、太监梁芳、钱能等人每次看到朱祐樘,心中就不寒血栗。想到纪氏的暴毙和张敏的**。这些事情都和他们有关。等到朱祐樘继位当了皇帝,梁芳、钱能等人还会有"好果子"吃吗?说不定还会有性命之忧。

于是这些党羽亲信就怂恿万贵妃千万不能让朱祐樘顺利继位。万贵妃一想也对,决定说动朱见深换一个太子,从新生的皇子中挑选一位新的太子。朱见深对万贵妃言听计从,唯独这一次没有受枕边风影响。因为朱见深本来从小就深受"更立太子"之风的影响。当年叔叔代宗和部分大臣老想着废掉朱见深的太子地位,换上叔叔的亲生儿子。朱见深被幽禁在高墙内,苦不堪言。

目前万贵妃对更立太子的事鼓吹得越起劲,朝野上下为朱祐樘的太子地位争得越不可开交。朱见深却摇摆不定起来,有大臣提议招集在京所有三品以上官员商议。章子俊因为还没有回京述职交差,在出发前领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正好是正三品,就这样被赶上了。

一路紧赶慢赶,总算在八日后船行到了通州章府码头,先把一行人等上了岸,而章子俊过家而不入,一个时辰后船行京师码头,在码头上雇了辆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