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李老头的改变(2 / 3)

名的乡坤,喝碗羊杂汤都开心好久,当然最关键的是楚雄请客,能让楚雄请客,那说明他已经彻底融入到柳镇的体系中了。

两人一路聊着天,就来到了楚雄常去的那家羊杂汤摊子,老板一眼就认出了楚雄,冲楚雄打了一个招呼,楚雄笑着说道:

“老板,你这生意越发的好了,咋不租个铺面将营生做大做强?”

“同志,可不敢,镇上的铺面贵呢,老汉这羊杂汤要是进了铺面,这个成本得翻翻,到时候老街坊们就喝不到这么实惠的羊汤了。”

楚雄想想也是,就像后世,那些传统小吃,一旦进了铺面,就贵到吃不起了,比如那个什么不理包子等等。

“老板,来4碗羊杂汤,每碗再切2两羊肉,今天我请客!”

有了钱的楚雄还是挺大方的,每碗还给加了羊肉,换以前他是舍不得的,今天请客那就另当别论。

“老板,我的那一碗多放一点油泼辣子,有羊尾油的话给来一根。”

李耀祖轻车熟路,越来越接地气了。

“小孟,你要是还喝不惯羊杂汤,你就将就就着吃几个烧饼,这烧饼香,我多喝一碗没关系。”

楚雄想起孟佳琪喝不惯羊杂汤,就善意地提醒了他一句。

现在楚雄出门,高万诚都会给他安排警卫人员,柳镇的治安虽然很好,但谁也不敢保证里面不藏几个鬼子特务。

“谁说我喝不惯羊杂汤了?我多久没吃肉了,你别盯着我那一碗;

老板,多给我放一些辣子!”

楚雄冲孟佳琪竖了个大拇指,这妞越来越有河东大妞味了。

在等待上洋杂汤的当口,楚雄跟李耀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起柳镇办学的事,李耀祖的话匣子算是彻底打开,直说得眉飞色舞,楚雄借机也对柳镇的教育开展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楚雄,现在全镇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已经超过了九成,最主要是观念的改变,孩子的父母哪怕是自己少吃一点,家里少一个人干活,都要把娃送到学校读几年书。

不办教育不知道,这个教育真是个烧钱洞,**每年拨的那点经费远远不够,这一年多,各村富足人家纷纷慷慨解囊支持教育;

给有孩子上学的人家减免部分租金,提供中午的一顿免费饭食,这才保证了大部分的适龄娃娃走进了课堂。

要说存在的最大问题,一个是老师的薪酬补贴,需要适当提高,总不能让所有老师都靠热情去支持教育,他们也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