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带着孙女逃课去!(2 / 3)

起结算。做得好,年节还会有红封。额外,四季还各有一套衣衫。”

村长高兴的点头,“好,这样就好,已经很丰厚了。憋闷在村里,日子安逸,也没什么出息。跟着你们家里出去见见世面,可是多少银子都换不来的好机会。”

“不,是我们家里该谢谢乡亲们帮衬。”李老太赶紧摆手,真心说道:“这食堂是事关学子和先生们入口饭菜的大事,若是有一点儿差池,咱们这良心都过不去。

“外人就是再好,也没有咱们这些一起拼命熬到如今的乡亲们更踏实、更可靠的。”

“对,这话说得太对了。”赵叔点头附和,提议道:“菜地那边,若是人手不够,我们六个老家伙随时都能去搭把手儿。”

至此,这事就算定了下来。

村长晚上回去,扒拉着手指头,把村里人手都盘算了一遍。

最后定了一家四口去照管菜地,这家家主叫吴老九,和吴三婶子一家同姓,实际却没什么血缘关系。

但当初大旱时候,因为李家有水井,为活命才投靠到村里。

后来一起逃荒,一起拼命,走到了如今。

这一家子同吴三叔连了宗,平日当亲兄弟处着,走动也频繁。

吴老九两口子都是憨厚本分的人,干活儿从来不偷懒,家里还有个五十岁的老爹和十岁的小闺女。

这般去了洛安,两口子干活儿顶用,吴老爹打更值夜,小丫头也能随时搭把手。

>

于是,第二日早晨,村长就把吴家四口、孙家和大壮家都聚在一起,说了去洛安的差事。

众人都很高兴,立刻答应下来。

别多不说,只看吴三婶子和吴三叔,跟着李老三夫妻才多久啊,吃得好穿得好,而且行事说话都长进太多了,绝对比窝在村里要出息。

听说去年除了村里的分红,食铺那边还给了十两银子的分红呢。

他们只要干活儿不偷懒,忠心不二,以后的日子肯定错不了!

三家人很是高兴,回家就忙着拾掇。

村里各家比邻而居,山墙都是共用,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

很快,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事了。

有人羡慕,有人好奇,更有人跑去问村长,他们也想去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