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中夏帝国决策团换届评议大会(1 / 6)

>

夏历四零八六年正月初四,千多年未曾召开的“中夏帝国决策团换届评议大会”,在中夏帝国首都禹京的“帝国会议中心”举行。

这个大会的“评议”概念,可不是评论建议的意思,而是包含了两个主要议题,一是对当届帝国决策团在任期间的表现进行评审,和对其未来去向做出决议;二是对下一届帝国决策团的成员资格进行评审,以及达成何时接任的决议。

当届决策层已经连任一千年了,换了五任当政团队,每一任执政两百年。以前每一届的决策层,一般都是两任,最多一次还是大禹执政期间,连续三任。后来有两次文明晋级速度较快,只经历了一任就换届了。

其实人族的高层大佬们,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选拔决策层的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表现越好的决策团任期越短,表现越差的决策团任期居然还更长。

让表现好的决策团队早点晋升到长老团,表面看起来是对他们的提拔和肯定,但实际上不利于人族的长远发展。???..Com

表现不好的决策团队,迟迟不能带领人族文明晋级,才是最应该提前退位的,而不是让他们的势力继续连任。

所以,在一百八十六年前,选择这一任执政团队的人员时,人族高层大佬们之间还经过了好一番折腾博弈,虽然最终还是以上一届文明晋级贡献度前百名的势力为主导,但大佬们最终还是达成共识做了一个极大的补充。

为了让官方当政阶层不至于越来越僵化官僚,要求各机构必须长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非他们那一百个团体的一百岁以下的年轻人进入执政团队中。

结果这一任官方当政阶层多了三分之一没有太大背景的来自普通民众中的年轻天才。

不过,也因此,这些年来,整个帝国确实多了一些活力,政务院、元老院、各部委,如果没有这些来自普通民众的官员对原有的官场体系形成一定的掣肘,这些年帝国的行政体系肯定要僵化很多。

连塗山天昊能够顺利成立“特培班”、“灵子研究所”等,可以说都离不开这些人的推动。其中就有富世县出身,年纪很轻就机缘巧合进入元老院当长老的刘光第的大力支持。

虽然这些来自大家族分支无数代的普通民众中的年轻天才没有什么背景,被选入执政阶层后也总是被排挤打压,但经过几十年以上的磨砺打拼,也逐渐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