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割头将军(2 / 3)

蝇眼 沐小婧 1236 字 2023-02-14

。”

白其索指了指其中几个大版块。

三窑九会,五府十八帮。

各有一块。

上面浮动着陆龟殷和一些聚拢过来的人的脸。

点了点,陆龟殷为主的记忆浮现了出来:要管理三千窑户,上达皇帝御窑,下达民间匠人,三窑九会,五府十八帮各司其职,浩荡的历史长卷,荡气回肠。

周围也浮动着很多小版块。

譬如管挑柴人的柴行,如何挑第一担柴也是很有讲究的。

点了点,一个挑柴人的记忆浮现了出来:只见身后码了如山的柴,挑窑柴人们在柴行的把头那领了牌子后,站成一排。

“开蓬!”把头仰头扬声喊道。

话音一落,这挑柴人这才弯腰,挑起了第一担柴,这便是开蓬。

肖博士有些明白了。

似乎,白其索将这些人的记忆全部汇集了起来,将整个景润镇的历史和如何造窑,从头至尾,都找到了相关的记忆。

而这些记忆,汇集成集,触动了实验重启的按钮。

“景润镇造窑方面的,所有的记忆,都有?”肖博士惊讶地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版图。

“是。”白其索做出肯定的回答。

肖博士深深地看了白其索一眼,没说话,又仔细地看了看偌大的信息图。

此时,跟着白其索的人约莫128人,其中核心人物不过五人。

按照肖博士重启实验的方式,计算简单,20个核心人物就可以了,可若是按照白其索的方式,难度很大。

这就意味着,白其索要对整个这方面的文化十分了解才行,而哪怕他有高级别的知识量,可也是目前人类才有的知识。

哪怕是华夏研究古瓷的专家,也并未见过当年盛况,也不知道哪些记忆该有,哪些又归哪块。

“你是怎么做到的?”肖博士实在佩服。

三窑九会,五府十八帮这种大头,自有史书记载,但那些运柴的,下水的,包括护宝行的资料,都未有人记载,哪怕有,也是寥寥数笔。

这么多人的记忆,他得一个个问,问好后在大脑内进行整理,编辑,甚至是适当的想象和推理。

不说全部,就单单一个版块,资料都多如牛毛。

白其索没说话,手在悬浮板上飞速地将底下的古瓷信息调出来,一个个编辑成块。

“你们科技真发达。”他赞叹道。

只需要闭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