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0全家都是(2 / 3)

怀感激的。

在他们这些穷苦人看来,这些吃饭的技术都是轻易不外传的。现在真的有人用心教他们,在过去简直就不敢想象。

要不是这个原因,孙胜也不会在之前的培训班里混了一个多月,到最后什么也没学会。他一方面是觉得搬运工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根本不需要学什么本事;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他不太相信真有人教实用的技术。

后来在码头上看了吊车,看了集装箱,看了叉车……他才明白,自己错了,错得相当离谱。

和上一次夜校补习不同,非常虔诚的鞠躬送走了老师之后,孙胜这才开始收拾起自己的课本来。买课本的钱都是他小时候的玩伴刘主任借给他的,他承诺要还的。

想当初他帮身材比较瘦弱的刘主任打过架,两人的关系也真的不错,要不然对方也不会壮起胆子来帮他这一回。

在心中默默地叹息了一声之后,孙胜背起自己的书包,走出了这个临时充当教室的仓库,走出了围墙,走到了大街上。

开始的时候他还为自己背着的这个书包羞耻过一阵子,因为那个时候在临时的学校里学习的孩童们也背着类似的书包。那些都是半大的孩子,孙胜背着同样的书包觉得很丢人。

现在他已经豁然了,因为学习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如果他不学习,他一家四口很有可能在未来饿死在繁华的清峦港。

这里确实已经算是繁华了,至少孙胜没有见过如此繁忙的清峦港。他没见过如此多如此大的码头,没有见过那些高耸的吊车,也没有见过看不见尽头的仓库,也没见过那数都数不清的货物。

曾经,他觉得大唐帝国似乎把全部的家当都运到蜀地来了。可后来,每天都见到这样多的货物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的货物,比他想象中的多的多的多。

走在繁华的街道上,这里已经看不见的吓人的弹坑,十字路口也再看不见坍塌的街垒,看不见翻倒的大炮,也看不见堆积起来的尸体。

倒塌的房屋都已经被清理,所有的建筑物都被修葺,许多甚至还涂了颜色。一些新建起来的建筑物上闪烁着霓虹灯,白天晚上不知道疲倦的亮着,奢靡得让人嘴里泛酸。

唐人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电的?他们在城外建造那么多的电厂,难道只是为了让这些灯泡反复的亮起熄灭?

孙胜的家里还没有通电,不过他的朋友刘主任跟他说,新来的清峦市市长承诺,要在一年内让所有人清峦市民用上点灯,而且是用上新式的日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