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不在一个位面了(2 / 4)

没有强劲的动力车辆就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义,马力不足越野能力下降,士兵们无法短时间通过危险区域,反过来又会影响士兵车辆的生存率。

油耗太大又反过来制约了车辆的使用环境,让车辆无法满足士兵们的使用需要。

为了更厚的装甲、更强悍的马力,再安装一个更大的油箱?为了保护这个油箱,为了携带更多的燃油,那汽车的马力是不是又要浪费更多在运输自身油料上?

自重大,外壳厚,沉闷通风差,这样的车辆故障率又增加了,厚重的装甲成了维修车辆巨大的阻碍,一个能扛住7.62毫米口径子弹的发动机舱盖没有液压助力根本掀不起来……

为了不让这么沉的车陷入泥土里,就要减小压强,增加轮子的接地面积——增加轮胎宽度,或者干脆使用叠加的双层轮胎。

嗯,协调完了这一系列的问题之后,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一通骚操作之后,你只是勉强解决了车辆自身的各种问题。

要知道这辆汽车每100公里油耗多增加一升,那么装备了30万辆这种汽车的军队,每前进100公里就要多消耗30万升燃料。一般情况下军车的油耗都很夸张,多个两升三升都有可能。

这可不是整个部队向前推进了100公里,还要计算运输这些油料的往返消耗,加上这些车辆报废的机油,磨损的轮胎……

是不是已经头大了?别着急,为了运输新增的油料等等物资挤占掉的运力,原本可是要分配到运输军火弹药和粮食补给上的。现在这些东西,是不是又要额外安排车辆运输?

嗯,一整套繁复的计算和统筹工作全部做完,大概测算出还需要新增多少车辆,整个事情这才只能算是看到了结束的希望。

整个过程一开始只是准备给一种军用汽车增加一点儿防护钢板罢了——最后一个国家要为这些防护多储备超过1万吨的汽油。

平时管理这些储备,找储备的地方,让这些汽油保持在能用的状态……新一轮的计算又开始了。

问题是付出这样的代价究竟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优势:战争可不是斗兽棋,你的卡车比别人的卡车更坚固更安全,究竟有没有实际意义。

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提升战场上每一个武器,每一个士兵的生存能力是技术人员为之奋斗的目标,他们希望减轻伤亡,增加每一个单位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