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两个少年的二十年约定(2 / 3)

勾勒与畅想不够清晰,却已经有了大致方向,也明白了日后所作所为的重点在何处。

朱文奎含笑,看着侃侃而谈的朱瞻基,他要有所为,自己又岂能落后?

大明的十年、二十年之后是什么样的?

畅想大明的未来是一件很令人费脑筋的事,大明的未来不像是燕国的未来那么好勾勒,燕国是从一无所有渐进,别说未来十年,就是未来三十年,他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搞建设,不是建房子,就是建城池,亦或是建港口,建沟渠,垦荒耕作,砍伐树木……

他们的未来是建立在建设的进度之上,可大明的未来不是这样,经过洪武朝三十一年与建文朝十二年的发展,大明的根基在当下就已经打牢固了,土木性质的工程并不能说是核心,只能算是一个部分。

大明是要搞建设,铁路规划,混凝土规划,初级工业基础建设,铁船舰队等等,都是建设问题。这些虽然可以预测,但绝不可能代表整个大明。

大明太过庞大,要处理的事实在是太多。

在朱文奎看来,未来十年朝廷最沉重的任务是彻底解决百姓吃不饱饭的问题。

虽说父皇经过十余年的治理,大明国力蒸蒸日上,但地方上报上来的情况却很真实,任何府州县,都有着一定的贫困百姓,适合耕作地方的百姓尚还好一些,多少能吃饱饭,但一些山区地带,那里的百姓依旧是食不果腹,一些百姓家因为失去了劳力,整个家开始变得穷困,甚至于连饭都吃不起。

朱文奎希望未来十年,至少让大明百姓全都能吃饱饭,不至于因为一点半点的灾害就出现饿死人的情况。HTtρs://Μ.Ъīqiκυ.ΠEt

但这只是治理,不是治理的未来。

最令朱文奎感觉到有些无法预测的是,国子监、二炮局的科技。

听父皇说,国子监已经在研究电的问题了,至于多久能制造出电池,研究出电能,并将电能带到人间来,这就需要看国子监方面的努力了。

朱文奎很憧憬父皇说过的世界,一个夜如白昼的世界,一个电能驱动的世界,一个远胜过蒸汽机时代的时代。

只是,十年未必可期,兴许要二十年,甚至是更久!

科技是一代代赓续的事,急不得。

我渴望二十年的大明,是盛世如父皇所愿!

“那,我们定个约定吧。”

朱文奎看向朱瞻基,伸出右手,认真地说:“约定二十年后,我们再见一面。到那时,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