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马鞍山冶铁厂(1 / 4)

对于朱允炆定下的盛世标准,许多官员理解粮食,理解文教,甚至是理解军强,却不理解钢铁产量。

钢铁的产量高低和盛世与否有什么关系,至于用它作为盛世的标准之一?wap.bΙQμGètν.net

明代官员对于钢铁产量还不那么敏感。

确实,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钢铁产量增加一点,减少一点,似乎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毕竟钢铁产量再低,买个锄头、菜刀还是可以买得到的,产量再高,我家也不需要太多铁器不是?

明代嘛,建筑行业不需要钢筋,钢材也不会进入房地产领域,民用需求量有限,打个铁锅、菜刀、镰刀,确实用不太多。

但钢铁的数量,确实关乎国力,关乎盛世。

这一日,工部尚书郑赐入宫。

朱允炆看着日渐苍老的郑赐,眼神中闪过一缕悲伤,让内侍搀扶着郑赐莫要行礼。

郑赐谢恩之后,腰有些佝偻。

朱允炆感叹:“郑爱卿,你这头发都白了啊。”

郑赐神情中带着自豪,平和地回道:“岁月催人老,又恰逢大时局,臣不敢不用心,头发白了,心尚有力。”

朱允炆凝重地点了点头,说:“朕已经下了调令,宋礼不日会返回京师,工部的摊子太大,你年事已高,就不要这么强撑着了。”

“皇上……”

郑赐有些着急,皇上这是要让自己致仕吗?

朱允炆摆了摆手,安抚道:“你莫要多想,以你的贡献,工部尚书始终是你的,无人可代。只是朕也不忍你操劳过度,夜夜熬灯,等宋礼回来,你就专门负责管理铁船事宜吧,其他的事,交给宋礼去办,他是年轻人,熬得住。”

郑赐感动不已,又想下跪。

朱允炆走出拦住,看着郑赐灰白的眉毛,拍了拍郑赐苍老的手,叮嘱道:“大明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盛,你可要陪着朕,看十年、二十年后大明是何模样!”

郑赐眼眶湿润,面对真性情的皇帝,保证着:“臣一定好好活着,陪陛下看咱大明更强盛。”

朱允炆点了点头,赐座之后,回到桌案后坐了下来,抽出一份文书:“蒸汽机在造船上的应用越发娴熟,匠学院、工程机械院、二炮局的匠人借助蒸汽机,设计了众多工具,现如今蒸汽机铁船制造的效率大幅提升,平均四个月制一艘纯铁船,这个结果是可喜的。”

郑赐很是欣慰:“皇上,纯铁船在抗风浪,抗撞击,防火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