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晋商的商业布局(2 / 4)

过,这世上就不存在吗?”

姚策连忙走出来,支持王书斋:“我等应以调查为准,现下事情还不明朗,多说无益,争论无益,不妨让我们多等几日,等郑和水师回京之后,问问他们不就好了?水师将士如此多人,没有人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是谎言,总会戳穿,若是真相,那郑和水师便是当代圣人!”

搁置争议,等待真相。

国子监的理性开始扎根,动辄就讲道义、喊口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在这里,监生主张用证据、用数据、用事实说话。

常家。

常百业看着掌柜送来的建文报,满是震惊之色。

侯浅浅生怕儿子打扰常百业的思绪,便让人带了出去,转而对常百业说:“若郑和当真带来了亩产十石、十五石的农作物,那将来粮食的买卖可就不好做了。”

大产量,大丰收背后是粮食的积累与存储,而当粮食大量存储时,粮价也就不得不下跌。

指望粮食做大买卖,恐怕有点难了。

常百业摆了摆手,严肃地说:“若当真有如此大产量的农作物,对我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知谷**伤农,朝廷会允许大丰收,绝不会允许谷物价太低,最低价收购粮食是必然的。百姓手里有了存余,有了存粮,才敢花钱购置货物,对大商业反而有利。”

侯浅浅坐了下来,笑着说:“话是如此,但你认为此事有几分真?”

常百业盯着建文报上的署名,咬牙说:“十成真,不需质疑。”

侯浅浅微微皱眉:“就因为是内阁与建文皇帝写的文章?”

常百业端起茶壶,给侯浅浅倒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认真地说:“建文皇帝不是一个说空话的人,他雷厉风行,文治武功,威望与人心俱在,根本不可能撒谎,对他也没有任何好处。何况,郑和水师一去近五年时间,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取来一些神秘之物,未尝没有可能。”

侯浅浅眨了眨眼:“若是真的,他们一定找到了仙岛,在仙人那里乞求来的宝贝种子。”

常百业哈哈大笑:“志怪之言还是算了吧,南洋贸易这都几年了,也没见到谁遇到什么海龙王。听说礼部以超高规格准备迎接郑和水师,现在朝廷又将其比肩孔圣人,可见郑和此行所获颇丰。说不得他们手里有不少宝贝,若是我们能接洽一二,或可以大赚一笔。”

侯浅浅连连点头,有些心疼地说:“与鞑靼的所有交易都停了,我们损失可是不小。现在转而去找瓦剌买羊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