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宋晟病逝(2 / 4)

这个小家伙一定要好好成长,他日成为朱文奎的肱骨之臣,将自己的革新、理想、志向,推向更高峰。

时代的革新与前进,绝非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事,自己必须考虑接班人,考虑接班人的人才问题。历史上的于谦有能力,有手段,有品性,有原则,他近乎是一个完人,虽然不好说新学会多大程度上改变于谦,但朱允炆相信,于谦是璞玉,质地不改,时代的雕琢,只会让他更为惊艳。

于谦,朕等你长大!

这个等待,有些漫长,等于谦走入国子监,走入朝廷,没有十五年都不太现实,过早启用他,无异于揠苗助长。

等待吧,朱允炆有的是时间。

对于朱文奎,朱允炆是很欣慰的,他的第一次出行取得了不错的体验,吃了苦头,见识了底层的艰辛,走过不少路,锻炼了体魄,吃过没有规划、预想的亏,思维开始变得周密……

为了锻炼朱文奎,也为了让朱文奎见识更多事物,朱允炆开始谋划朱文奎的二次出行,这一次的目的地将不再是凤阳,而是北平。

北平是一个需要有人去看看的地方,朱文奎跑过去看看,即可以感知匠人的伟大,民力的可贵,也可以看到不法的勾当,明白如何去做,才能让更多人满意。

只不过马恩慧却不希望朱文奎继续跑出去,韩夏雨估计也是不想再走路了,但这些,都拦不住朱允炆的安排……

二月初,朱文奎、韩夏雨、杨溥等人再一次离开京师,乘着春风与船只,一路向北……

西域,委鲁母。

朱棣脸色有些惊惶不定,徐辉祖脸上满是悲愁,刘儁来回踱步,杨荣紧握着双手,沉默不语。

陈常诊过之后,将宋晟的手放回被子里,起身对迎上来的朱棣、徐辉祖、宋瑄等人说:“宋将军在早去年冬日就已染了风寒,之后又是接续作战,带兵辗转数千里,鞍马疲累的厉害,如今病倒,着实难治。”

宋瑄连忙说:“陈-军医,你一定要救好父亲!”

朱棣严肃地说:“不惜代价,务必医好宋将军!”

陈常苦涩不已,回头看了看病床上昏睡的宋晟,痛苦地说:“他年事已高,本身就抱恙在身,多重病叠加,又碰上恶寒入体……”

徐辉祖咬牙切齿:“我们不想听到这么多,只要宋将军康复起来!陈-军医,你也是太医院出身的,一定有办法,对不对?”

陈常收起药箱,悲戚地说:“我会尽我所能,只不过,速报朝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