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朱高炽的机会(2 / 4)

着朱祁镇就能串门,大明总不能将帖木儿从京师再送到西域,然后去撒马尔罕串门吧?

威慑作用吗?

活着的帖木儿与死去的十五万大军,哪个威慑更大?

朱允炆没有唐太宗的习惯,喜欢盯着一个大男人跳舞,自己对老头子帖木儿的舞姿一点都不感兴趣,真要是带到京师,还得好酒好菜伺候着,这对死去的军士与其家属来说,实在是不太公平。

无论如何,朱允炆都接受了帖木儿已死的现实,至于怎么死的,谁杀的,就这样吧,老帖,委屈就委屈吧,你去找真主,他会安慰你……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对薛夏说:“因为你的过错,朕决定免了你的指挥同知位,罚俸半年。”

薛夏重重谢恩。

刘长阁有些着急,想要帮着薛夏说话,却见朱允炆抬手:“因为你杀敌有功,忠肝义胆,朕决定提拔你为侦察兵千户,同时恢复你的指挥同知一职,至于赏赐,等大军班师之后再说,回去吧,半个月内别入宫,朕现在不待见你。”

薛夏感动不已,刘长阁更是羡慕。

安全局虽然风光,也极有权势,但安全局的人不是想进入侦察兵就能进去的,这是一支神秘且强大的力量,和安全局完全是两个系统,以刘长阁的身份,也只有限接触了部分侦察兵,浮在外面的千户,就一个索靖。ωωw.

可刘长阁知道,侦察兵有两个千户,索靖之外的另一个千户到底是谁,隐藏在哪里,真实身份是什么,刘长阁都不知情,也不敢去打探。

现在,朱允炆让薛夏成为了侦察兵的千户,不仅表示对薛夏的绝对信任,还说明了另一个问题:侦察兵的数量增加了。

朱允炆赶走了薛夏,没有心思处理奏折,便带刘长阁出了皇宫,直奔燕王府而去。

现在有一个棘手的难题,那就是战后封赏的问题,其他人都好说,向上提拔就是了,可有两个人没办法提,徐辉祖本身就是国公,还怎么提?朱棣是燕王,又该怎么提?

不封赏是说不过去的,可这两个人上面已经没有封赏空间了,国公是爵位里面最大的,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燕王是藩王,藩王上面就是皇帝,朱允炆可不打算让位……

朱允炆想要去找朱高炽,这个胖子在国子监表现很是优异,在冬考中写了一篇《衙署简事》的文章,对于官府办事繁杂、拖沓、积压大批特批,并提出了一套精简办事的流程,看得出来,朱高炽在政务处理上有着极高的天赋。

毕竟是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