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商人的出路(2 / 4)

小的债券来头是不是也太大了一些?

皇室担保?

这说明这债券背后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

户部发行?

这可是大明朝廷,天下之财汇聚之地的户部,他们竟然发售起来什么债券?

钱庄备案?

这里的钱庄只能是皇室中央钱庄,一旁还带着其钱庄标记。

简单的十几个字,关联了皇室、户部、钱庄,上一次如此大的动作还是大明新式宝钞。

周忱介绍道:“这类债券乃是朝廷刚刚印制发行,面向大明子民。这背后有着债券说明与目的,也有着相应的约束条款。”

常百业听闻,翻过债券看向反面,果然看到了简约的文字说明,并列出了七条内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个表格。

表格分六行五列,最上面一行列中分别写着字贯、年份、年息、年息所得、汇总所得。下面的行中则介绍了购置债券一年至五年的不同年息,年息所得与汇总所得。

一万债券,购置三年,年息百分之八,年息所得是八百两,汇总所得为一万零八百两。若购置五年,年息则是百分之十,年息所得是一千两。

常百业精通账目,很快就明白了债券,这不就是一借条嘛,借来多少钱,到时候多还一部分。感情是皇室、户部缺钱花了,这才想起向百姓借钱了。

仔细想想也是,这几年中大明到处都在兴建这个兴建那个,哪里不需要花钱?现在新都营造正在进行,西北又要打仗,朝廷能有多少底子够耗?

给商人与百姓借钱?

呵呵,这算盘,恐怕也只有朱允炆这个皇帝才能想得出来吧,若是寻常大臣提出来,恐怕已经被官员弹劾到闭门不出了吧。

“你想让常家买债券,给户部钱,呵呵,这个生意,可不怎么划算啊。”

常百业明白过来,婉言拒绝。

周忱并不意外,有人突然找上门让自己花一大笔钱买这债券,第一感觉也是拒绝。不过没关系,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于是轻松一笑,道:“常公子应该没看到这一句话吧,这里写得清楚,大明国家债券发行,是为凤阳府兴修水利筹资。”

“那又如何?”

常百业自然注意到了。

周忱平和地看着常百业,轻轻说:“所以,这不仅是国家债券,还是一份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为社稷添砖加瓦的功德债券。常公子难道不想要这一份功德吗?”

常百业呵呵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