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差不多了(2 / 6)

他在外面来个不受君命,到时候这也算是一手牌,必要时候直接砍了泄愤也是个好办法。

他回来的消息早由亲兵回来告诉了,一大家子人都在等着呢,见他回来,玉盘、金莲、三娘带着孩子们上前拜见。

王言哈哈笑着揉了揉几个不敢亲近的儿女的脑袋瓜:“无需多礼,都进去,都进去吧。”

“爹爹,这次打西夏打赢了吗?”

跟着高大的亲爹一起走,已经九岁的王家大少爷王清河,小大人似的问着亲爹前线的战况。

“当然赢了,若不然你爹我还能回来?李氏宗室都跑到了蒙古,剩下的那些负隅顽抗之人也就再撑几个月。要不了多久,西夏就是咱们大宋的了。”

“爹,那皇帝外祖是不是得给你升官啊?”

一路往正堂中走着,王言一边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到了地方之后说道:“好了,都去准备准备,过后我要考一考这一年多的课业,谁偷懒了,可不要怪我不客气。”

打发走了一干碍事的毛孩子,王言坐在凳子上看着三个媳妇:“这一年多也没寄回几封家书,都还好吧?”

赵玉盘当先开口:“官人如此势力,又是为国征战,家里人都堪用,福叔打理的井井有条,哪里会不好呢。只是以后官人还是莫要范险,叫人担心。”

紧接着是金莲拿着手帕抹着眼泪:“是啊,都好,都好,就是官人叫奴家好想。知道官人在战场搏命,整日提心吊胆,今日见得官人安全归来,这心才算是落下了提着的心。”

三娘在一边看的是直翻白眼,虽然关系好,但不耽误暗骂这惯会装模作样的小骚蹄子:“当初官人就该同意我一同前去,练了这许多年的武,能为官人分忧,也算有些用处。”

王言摇了摇头,没搭着话茬,转而跟着三女聊着这一年来的琐碎生活,絮絮叨叨的才是日常朴素的温馨家园。

说了会儿话,交代了后天启程回王家庄,王言出去洗漱一番去了一身风尘之后,到了书房中见了京城的管家了解情况。这是经过考验,够格参与王家大事的本庄子弟,有权限获知绝大多数的关键信息。虽不及王福生知道的多,但是对于形势的了解,也已经够用。

一年多的时间,发生的事还是许多的。王家的生意又扩张到了哪里,有什么新东西,进项有多少,各地方的关系梳理,新幕了多少人,这些都是紧要之事,是他的本钱。

除此之外,便是辽东的地盘又扩张了。相比起大宋的安定,辽东就没有不打仗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