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 埋了吧(2 / 7)

当地士绅老老实实的,老百姓日子就能凑合过,这就挺够用了。

但很显然,要当官的不折腾,要士绅老实,那是不现实的。当官的,有为钱的,有为名的,亦有真为黎民的,这三者无论哪一种,都得做事,都得折腾百姓。而士绅,那更不可能了,不折腾,怎么壮大家族。

不管怎么说,现在阳谷县是好起来了,也是借着近来的发展建设,王大官人彻底的将手伸进了县衙之中。以前只是他作为地方上根深蒂固,同各方盘根错节的影响力,现在是他的人就在县衙中,不可同日而语。阳谷县他最大,知县都不好使……

王言笑呵呵的看着坐在下首,陪着笑脸的一个年近四十,身着丝绸长衫,头戴幞头,有些白净的胖乎乎,圆脸上因着笑容,全是老褶子的男人。此人乃清河县大户,姓张,名仁兴。

“张员外的意思是,想要贩肥皂、香皂?”

“正是如此,大官人制成的肥皂、香皂,已传至清河县,此二者实乃净面、沐浴之良品,舒适体肤,用后持久留香,贵族大户烟花柳巷,定然爱极,势必畅销大宋,传至辽、西夏、吐蕃诸部,定然亦是大卖。”

王言不置可否:“既是如此,何用你来?”

“闻听大官人广收生猪,想来此乃肥皂、香皂之原料,在下于清河县正做生猪的买卖。武大、五二兄弟两个此前就是我清河人士,大官人一问便知。来见大官人之前,在下已收河北东西两路大半生猪。在下会派人赶着送到这王家庄,恳请大官人给在下一个机会,允许在下于河北两路贩售肥皂、香皂。”

肥皂、香皂弄出来,已有两个月,名头也传了出去。这张大户当然不是第一个找上门的,其他州府衙门,更上、更大的地主都有派人来,他们不是想要夺秘方,就是想要入股掌控,让王大官人打白工。但似这张大户一般,过来要分销代理权,还很有诚意的提前压猪,却是第一个。

毕竟他要买河北两路的生猪,投入的钱可不少,如果王言不收,不说倾家荡产也差不多,几代人的积累直接就没了。不管这张大户口碑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现在这事做的还是不错的,有魄力。

不过有魄力是好事,更要有自知之明,不给自己找麻烦。很显然,河北两路的生意,不是这张大户可以染指的。

“张员外还是如实说,真要河北两路,王某敢给,员外怕是不敢要啊。”

张仁兴嘿嘿一笑,呲着一口发黄的牙:“大官人见笑,不瞒大官人,在下是想于恩、冀两州贩售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