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味道不错的饭店(2 / 6)

当然,科学研究有风险,没有人知道未来的路怎么样,王言也不知道当他把‘混沌’开发到极限之后又该何去何从。

不过就现在的情况,‘混沌’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真正的发掘出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或许又是一个百年时间也不一定。

而从第一代‘混沌’出世至今四年时间,也是在不断的迭代更新。当然尽管‘混沌’已经能做到小规模量产,但还是实验室产品,具体迭了多少代也算不清楚。毕竟一个计算机,包括软硬件在内的那么多组成部分,一帮子研究人员没事儿出个成果,今天更新一下系统,明天换个芯片的,只要经过验证就往实验机型上装,已经不知道弄了多少次。人工智能开发人员所用的机器,是一年换一批,这么算差不多是更了三代。

说到芯片,就要说到光刻机,他是没有砸太多钱研究的。那玩意儿太大了,零件也太多了,每一个零件的技术都是绝对高端。相比起一台计算机的流程方向,比起人工智能的核心代码来说,那真的太难搞了,即使是方向他也很难搞,一趟一趟搬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当然,关键的是他一开始选了人工智能。更关键的是,他在现实世界并没有资源独立做起来。

作为一台电脑最重要的部分,芯片肯定是主项。毕竟三进制和二进制完全不同,所以‘混沌’芯片是有自己的架构,自己的设计,只要水平差不多的代工生产就好。毕竟现在‘混沌’还没有到堆料提性能的时候,国内的芯片制造水平绰绰有余。

当然,有好的谁用次的啊,毕竟精度越高,集成的越多,性能越好不是。关键龙腾痴心妄想搞三进制不是秘密,西方国家挺恶心的,再加上他订单量太小都不够开机的,是以没人做他的生意……

至于说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文说过跟姑苏**展开了合作。最简单的一个红绿灯,根据车流量智能调节是轻轻松松的。当然出于谨慎考虑,避免出事故,红绿灯自身还是有应急机制的,一旦智能变智障,就会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读秒变换。M.

事实上要不是投入太大,资源浪费太多,他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全城、全程跟踪每一辆车,摸清习惯去向之后,综合所有路上行驶的车辆大规模精确控制。若做到这个地步,就是考虑路上开车的那些人的参差,都能最大程度的缓解交通拥堵。当然,堵肯定不能避免,毕竟都说司机有参差了,交通事故小剐蹭什么的没办法避免。真的要做到无拥堵,还是要配合自动驾驶,全市联网……

其他的,像什么便民政务系统,辅助天眼识别危险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