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宁凡之策,孔明告诫(2 / 3)

路上,孔明小友已经将京中的情况告知于我,待朝局稳定,老夫自当归隐!”

“这一点,还请殿下禀明圣上!”

听到沈黎的言语,宁凡重重的点了点头:“先生放心,学生一定会向父皇说明!”

“不知殿下准备让老夫从何处入手?”

“想必先生已经知晓,自从前右相离世后,我大禹右相之位一直空缺!”

“世家大族多年以来,把持朝政,祸乱朝纲!”

“而今,又图谋右相之位,所以想请先生,领右相之位!”

宁凡的眸光看向沈黎,轻叹道:“这段时日,京中的形势可谓一日一变,宣武侯勾结陈家,结党营私,密谋造反!”

“而陈家又与淮南王联合,暗中为其提供甲胄兵刃!”

“我大禹如今堪称是内忧外患啊!”

沈黎闻言,也是悠悠一叹,眸子中多了一抹怒意:“先皇在位时,老夫便曾提过世家之患,望族之祸!”

“可惜,先皇忙于四方战事,无暇整顿朝局,直至今日,酿成大祸!”

“如今朝堂官员,多出名望,寻常百姓,实难出头!”

“老夫这些年来,教化天下,不少弟子皆身负大才,可因其出身卑**,难以出任官员!”

“每想于此,唯有无奈叹惋啊!”

看着沈黎一脸的黯然,宁凡沉吟开口:“先生,我有一策,可使寒门弟子出头!”

“嗯?”

这一刻,不只是沈黎面色惊讶,就连诸葛亮也是一脸好奇的看过来!

岳飞看向宁凡,试探着问道:“科举制?”ωωw.

“正是!”

宁凡含笑点头,沉吟道:“科举取士,无论出身,德才兼备者,皆可为官!”

“主公,何为科举取士?”

诸葛亮率先问出了自己的疑问,沈黎也是一脸疑惑地看了过来。

“所谓科举取士,简单来概括,便是‘无论出身,唯才是举’”

“无论是世家名望子弟,还是寻常寒门布衣,想要当官,唯有通过考试录用!”

“考试从下向上,设乡试,会试和殿试!”

“层层选拔,择优录取!”

宁凡将科举制的核心道出,一时之间,无论是沈黎还是诸葛亮皆是一脸的惊叹之色,岳飞同样是眸子中闪着精光!

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度未曾出现,若是大禹能先人一步,那么接下来必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