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笑谈渴饮匈奴血(上)(1 / 4)

日落西山,血红色的晚霞从大漠戈壁间消逝,寒风呼啸,黑水营中将士各自围拢,点火取暖,大家心中却是一日比一日沉重。

自从嘉峪关出发,横跨万里,穿越河西走廊、草原、戈壁、沙漠,转战天山以南,昆仑之侧,大家已然离乡良久,短的半年,长的岁余。

刚开始跟着王愬、岳镇邦纵横异域,心潮澎湃,胸中尽是建功立业的热情,自然上下一心。

可随着惨烈的黑水营之战后,大家只得困守黑水营,虽然这从战略上,已经是了不起的胜利,他们已经超额完成了事前张煌言所寄予的期望,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是莫大功勋。

但只对于他们这支孤军而言,却是濒临绝境了

原本出发时,从御前马营、边军、经略司抽调的三千精锐,在连连奔袭鏖战后,折损数百,其中牺牲四百余,还有三百多轻重伤员正在营中。

这样一来,营中可用之兵,就只剩下两千两百人。

说实话,这样的伤亡比例其实相当沉重,如果换在一般部队上,已经是超越崩溃边缘。

幸而三千人都是精锐,在十一年前就开始的军队知识化和**化建设背景下,这个时候,明军中的“精锐”二字,就意味着经受过**纪律灌输和初步的文化教育。

且基层军官均来自于军校科班,不乏勋贵子弟,利益休关

在此基础之上,他们更能咬牙于如此高的伤亡率和艰苦环境下维持士气。

营中大帐,此时正是晚餐开饭,按照朱由榔在尧山就以身作则,军中将佐虽然吃的会比普通士卒好些,却是不能开小灶的。

故而,王愬和岳镇邦,在一众下属面前,端起手中大碗带着少许马肉的稀粥,一饮而尽,心中却是更加沉重。

“今天宰了几匹?”

王愬抹了抹嘴,淡然问道

负责后勤的军中长史回应

“两匹伤马,还有一头剩下的骆驼,杂了点米麦熬的。”

岳镇邦皱眉

“这样下去不行啊,营中还有伤员,两三千号丁壮,每日消耗个百来石米麦也是寻常。咱们千里奔袭,本就没有携带辎重,路上战马消耗也是良多,眼下营中堪用马匹不过两千五,再杀马取食,恐怕......”

众人也是各自沉思商议起来,分管后勤的长史道

“前两日有士卒挖掘壕沟时,意外发现了一处窖藏,得粮麦数石,后来我专门询问了几个叶尔羌本地向导,只道是本地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