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谅山之战(下)(1 / 4)

崔庆宇从列阵、开炮,接战,到全军崩溃

都败得莫名其妙

这仗什么时候,是这个打法了?

就像二百年后,清军绿营碰见从蒸汽战船下来的龙虾兵一样

莫名其妙的打,莫名其妙的败

三万多越军,只是与对方近战相搏,不过半个时辰,便全体大溃

明军即使是在刺刀冲锋之际,也保持了队列整齐,毫无紊乱,步步推进

而越军在受到第一轮齐射打击之后,前排士卒顿时就伤亡惨重

燧发枪相较于过去的火绳枪,最大的优势,就是队列更为密集

故而线列步兵火力输出更为凶猛

一波齐射过去,别说是越军,便是明军中的非精锐部队,都得有所动摇

火器时代,战争较量的,便是军队的纪律性和意志力

越军并非不是没有火枪,安南虽然相较于北面的大明,火器技术的推广更为缓慢。

否则也不会把十几门从荷兰人那里买来的火炮当做秘密武器

但也是有自己的火绳枪部队的

比如崔庆宇手下,便有两千多装备火绳枪和简易火器的“神威营”

这是当年郑祚他爹为了对付广南阮氏,从荷兰和葡萄牙人手中购买火器,组建的新军。

但比起线列化的明军,这些神威营,不过只是类似于过去大明边军的火器营,一样的火器募军而已。

武器又落后一个时代,根本难以抵挡

漫山遍野都是溃卒,越军披甲率不足两成

安南地区倒是也不缺乏铁矿,尤其还有一个品位在亚洲名列前茅的广宁煤矿

但奈何技术不行

相较于大明的佛山钢铁工业区,安南的冶铁产能实在可怜

在朱由榔眼里,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而明军的铁制甲胄,配备率超过六成,除了后勤辎重、炮兵以外,几乎全员着甲。

中军第一协满打满算,不过四千人,硬生生追着对方三万人砍

尤其是侧翼的马营骑兵

战前他们只是运动到战场侧后,做好冲击准备,紧紧盯着战场动态

只待越军一溃,快马利刃,以逸待劳

立即冲杀而出

清一色马刀、长槊,所向披靡

这就是骑兵的作用,战前袭扰,战后追杀

崔庆宇身边只有一二百骑兵,哪里能顾到其他溃卒,只是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