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金陵大学(下)(1 / 4)

光烈十一年,被从北直隶南调的顾炎武没有想到

自己居然成为了金陵大学的首任祭酒

之前北伐胜利后,已经干到浙江布政副使的顾炎武,被抽调到北直隶担任布政使。

在北直隶干了四年,从朝中传来的消息

顾炎武也有所猜测,自己估计是要升了

他原本估计是调回朝中,在七部里任一个侍郎

虽然布政使论级别应当是从二品,而侍郎只是正三品

但官位这种东西,不能只算品级,布政使,尤其是北直这种地方,头上还有一个巡抚,在上面还有总管北方各省的堵胤锡,其实只算是个民政主官而已。一般而言,从布政使到侍郎,绝对是高升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调倒是调回来了

只是和自己想象中不同

大学祭酒?

这算是个啥?

毕竟在士人官员们的观念当中,如祭酒、司业这种位置,那都是用来打发在官场竞争中失败者的地方。

或者干脆就是许多地方官养老所在

可顾炎武今年不过四十出头,正是当打之年啊!

难道是哪惹到天子或者哪位朝中宰相了?

也不大可能啊,自己一到南京,就被陛下亲自接见,抚慰有加,首相瞿式耜也是交代了不少,怎么看也不像失了圣眷的样子啊。

满腹疑虑的顾炎武回到在南京的宅邸,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找到了同样在南京的好友,此时正在翰林策研院的黄宗羲。

黄宗羲听完对方的疑虑后,失笑道

“我看啊,你就是在地方任职太久了,想什么都是往官场上那套靠。”

黄宗羲比顾炎武略长三岁,不同于顾炎武从光烈元年就一直在朝中任职,从县丞一路干到如今侍郎级别官员,被认为是朝中新政青壮派骨干。

黄宗羲一直都在仕途之外,从事学术研究,翰林院改组以后,才进入策研院任院士,但事实上已经主持策研院工作了。

昔日后世的“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里,唐甄还年轻,光烈九年刚中新学进士,还不知在哪个边远县份当父母官呢。而顾炎武、王夫之两位,都早早被朱由榔充了壮丁,一个从县丞干到侍郎,一个现在还在辽宁当经略使呢。

只剩下黄宗羲一个,真正在搞“思想启蒙”的学术研究.......

顾炎武叹道

“我倒不是担心自己,只是以前在湖广,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