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京中风议(1 / 4)

光烈八年,端午

朱由榔下旨,让在京聚集的一众要员们,休沐五日,算是集体休假了

甚至朱由榔自己,都恍若无事的带着许久未见的老婆孩子们,先是陪着自家老娘去大报恩寺上香,而后又去莫愁湖泛舟踏青,好不自在,浑若一个出差一年半后,回到家中,报复式躺平的白领。

但获得假期的大臣、将帅们,却没什么闲心

这几天,整个南京城内,到处都是达官贵人们互相窜访,私下聚集,不仅是高层,许多中下层官员,以及未入仕的士子也在四处走动,探听消息。

谁都知道,这假期结束后,一场决定大明未来发展走向的朝会即将展开。

几十年乱世,故而是伤痕累累,一片废墟,但也意味着过去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大部分凋零殆尽。

新的阶级统治秩序即将建立,谁不想在其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呢?

朝中,包含各部门侍郎以上官员,各地区巡抚、布政使司、市舶司衙门,也要派一人前往南京。

加上内阁辅臣,光复七军都督、同知、长史,以及各边军都督府主要将领。

乃至于企业方面的海务公司、冶铁公司、兵工公司、皇家银行等等部门一二把手。

林林总总二三百人,都是可以被称为大明统治阶层核心的存在。

堪称大明般的“中x委员会一中全会”

以至于南京紫禁城的乾清宫都不大够用,而是启用了更大的谨身殿。

有很多问题都要讨论出具体结果来

财政问题,军队编制问题,机构改革问题,边疆问题,黄河问题,民生,市舶司,科举,教育等等......

种种事项,怎么解决?谁来解决?每一个制度、人事安排背后,都是数不清的**利益。

其实按照过去大明的**传统,这些事情并不需要如此大规模的中枢集体讨论。

大多只是内阁和司礼监几个学士、公公,密室之内,私相授受。

但这并不是朱由榔想要的结果,因为他要做得,不只是解决几个具体问题首尾。

而是要给未来五年,乃至十几年的国家政经、战略发展,定下一个具体基调。

过去八年,虽然新政和抗清战争是并行进展的,但那时毕竟是生死存亡之际,以战争为主,**为辅。

而现在往后的岁月,却是**经济建设为主,战争为辅,哪怕会有为了扩张或是自卫,或是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