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会盟(中)(1 / 4)

此时正值午后,日头刚刚过了正中

又是暮春之下,草原青草离离

本该是一派平和景象,却突然被阵阵马蹄声以及滔天烟尘笼罩

在上都镇正中土台之上,看得最为清楚

多尔济等人敢肯定,明军绝对不是这位“笑里藏刀”的天子临时起意才会发动起来,绝壁是早有预谋!

因为只是张名振刚刚策马出去传令点将以后,全军大营就都动作起来。

鼓号声连绵不绝,延续十数里,一队队甲士、骑兵,向着草原之上的空旷地带汹涌而出。

阳光映衬之下,闪烁锐利的矛头,互相碰撞,发出“锃锃”冷然声的甲胄,以及那黑洞洞的枪口,反射出金属色泽的铜铁炮身。

自成化以后,明廷对于北方草原的战争中,规模就已经很少超过一两万了。

这倒不是说一定是明廷军事实力在衰弱的缘故

事实上,由于气候变化,到了明清时期,草原游牧部落也在衰弱

过去,如汉、唐,五代、宋元那种草原上动辄“二十万控弦之士”,甚至三四十万的景象,在明代以后,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这个时代的草原,已经负担不起这么多人口,自然,军事实力也就大大削弱

这一点,从满清这种统合东北、蒙古,最后能聚集的总兵力也没有超过十万便能看出

如果放在气候温润的隋唐时期,光高句丽,或是东西突厥,随便挑一个,举国能战之兵都不下二三十万。

可在明中期以后,与北方游牧部族的摩擦记录,基本上都是几百骑规模为主,上千的都罕见,至于过万,那都能引起朝野震动了。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战国到唐初那种古典**体系已经在唐末以后完全解体,而近代国家机器,以及法国大革命后那种广泛的公民义务兵役制又尚未建立。

明军能保持一支超过五十万的脱产军队,本身就已经冠绝整个十七世纪的世界。

可以说,整个漠南草原,包括当年林丹汗和皇太极角逐之时,清军动员几乎大半个漠南的兵力外加自身八旗精锐,也没凑出十万人马来。

而眼下,随着察哈尔、科尔沁先后被拔除,喀喇沁、鄂尔多斯投明,朱由榔在上都镇聚集的这八万步骑,几乎足以涤荡整个漠南。

当然,张名振不会带所有兵力出发,这些主力,主要是用来震慑与座之人的。

张名振一边着甲按刀,策马至大营外的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