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还于旧都(1 / 4)

朱由榔进入北京,大概已经是光烈七年五月以后的事情了。

整个入城仪式,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欢呼升腾

毕竟,此时整个北京城内的原清廷官员,都几乎被清洗一空,还是提前抵达的随驾礼部右侍郎杨鸿,进城组织仪式。

最后只能找出北京周边的百多个前天启、崇祯朝有功名士子,和德望老人,带头迎接,数万百姓夹道,欢迎天子仪驾入城。

黄土垫道、清水洒街,数千甲士拥护下,在无数城中居民诚惶诚恐的俯首下,朱由榔第一次来到这个年代的北京城。

虽然八年多来,在朝会上、在旨意里,一口一个京师,一口一个故都,但真正到了眼前,却是相当陌生。

哪怕按照这具身体的本来经历,他也没来过北京。

好在紫禁城和他以前记忆中的那座,差别不大。

毕竟是天子还于旧都,该有的场面还是必须要有,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也是要安稳北方人心。

事实上,还没有入城,只是到了卢沟桥时,朱由榔就连番下了三份明旨。

其一,命李定国为经略招讨北路使,统领麾下,继续经由山海关,驰援盛京战场,了解辽东战事。

其二,命李过分兵挺进山西,王愬部归李过指挥,入山西协助西路军平定阿济格、满达海。

其三,召南京内阁、七部,诸院北上京师。

是的,当北京光复以后,朱由榔最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让南面的中枢朝廷北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是要将首都迁回北京。

事实上,首都问题,早在北伐之前,于中枢当中就有过讨论,一直也没有什么定论。

但就眼下而言,北京的确要暂时行使一下首都职能了。

因为虽然主要的仗都一大碗,却并不意味着朱由榔和中枢宰执们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

眼下至少有三个问题迫在眉睫

一是清剿满清余孽,彻底断绝其依靠关外东山再起的可能,尤其是东北,辽东辽西,以至于后世的吉林、黑龙江等地,犁庭扫穴,肯定是必要的。

二是稳定北方,重建政权,安抚民生,解决流民问题,而且北伐战后,整个北方到处都是乱兵、溃卒,乃至于某些所谓的“抗清义军”,该清剿的清剿、该解散的解散,该收编的收编,都是不小麻烦。

三是蒙古问题,自努尔哈赤以后,又经皇太极彻底巩固,漠南诸部和满清关系很近,现在清廷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