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衍圣公(1 / 4)

“于成龙?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人?”

朱由榔对着身前的中书舍人谢颖问道

其实他当然听说过于成龙,但那是后世,而且在他的印象中,这人不是康熙朝的名臣么?按道理,这时候怕还是十几岁的小孩才是,所以一直也没当回事。

其实是他自己孤陋寡闻而已,历史上,于成龙出仕的时候,都已经四十五岁。

此时,其人也已经三十有六,称不上“年轻俊杰”了。

谢颖从光烈二年以来,在朱由榔身边当了五年多的近臣,或者说秘书,其他本事不提,起码这记忆力是大大锻炼出来了。

毕竟给领导当秘书,最重要的本事,就是领导提到啥,你就得想到啥。

这满朝上下,大大小小几百号主要官员,以及各地行政、军事主管,一般朝中大员乃至于宰相们都是一头雾水,但谢颖却是如数家珍。

故而朱由榔无论走到哪,都一定会带上他。

“入仕不久,乃是光烈六年的进士。”

谢颖毫无迟疑,直接答道

“这才入仕一年多吧?怎么就提到给事中这种位置上了?”

朱由榔有些疑惑,给事中虽然只是七品,但地位紧要,一般五品官都眼馋,能提拔到这个位置上的,大多是在地方重要县域干过两三年的进士。

事实上是一个升迁的跳板,在给事中位置上干一两年,就会调任回地方,担任通判之类六品以上职位。

所以他对于成龙这种才刚出仕一年,就直接升到给事中这种位置的,还是比较惊讶。

谢颖解释了一番,朱由榔才明白情况。

原来这位于成龙纯粹是运气好

不同于后世历史上三次不第,直到四十五岁才以国子监入仕,这时候的于成龙,总算是撞了大运。

他是山西人,光烈三年光复川陕,山西各地义军起事,于成龙所在的永宁州(今吕梁市地区),正好处在万练义军的活动范围之内。

各地这些个义军,又不是官府,行事风格十分狂野,于是乎,其人就被半裹挟地给义军强征为吏,连卧病的老父都顾及不上,交予长兄于化龙照顾,就给万练义军带到了陕西。

本是件坏事,但没想到,光烈六年,朝廷第二届科举,于成龙只是个崇祯年间的贡生,本来按照制度是不能参加会试的。

但当时内阁出台了政策,说是北方各省出身的光烈以前副榜贡生,可以参与当科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