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喀喇沁(下)(1 / 4)

“首领莫不知南面局势?”

众人面面相觑,喀喇沁位于北京之侧,又夹在辽东旁边,消息相较于其他部落,虽然要好些,但也就仅限于知道明军北伐,并登陆了辽东的事情。

冒襄解释道

“就在上月,我王师已经打到了山东地界,首领应知道山东距北京多远吧?”

“贼酋济尔哈朗、硕塞、瓦克达、岳乐均已授首。”

岳乐作为满洲当中的年轻俊杰,昆克勿也许没有听说过,但济尔哈朗和瓦克达,却是已经成名已久,当年皇太极对蒙古用兵,各个漠南部落都是听过的。

尤其是济尔哈朗,作为非嫡系出身,却能位至叔王的存在,其威望,可想而知。

所以,当昆克勿听到济尔哈朗已经死了,心中的惊骇远远超过了之前听到辽东有明军活跃的时候。

毕竟,满清在漠南地区的余威实在是太深厚了。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之间,还是有人表示了质疑

“谁知道你说得是真是假,说不得是诳我们呢?”

冒襄表示

“有办法可以向诸位证明!”

“如何证明?”

“既然清虏南面主力均被全歼,此时北京必然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手中可用之兵已经寥寥无几,若我王师能收复锦州,自然可见清军已然路穷。”

锦州距离这里不远,中间只隔着一道山脉而已,所有人都知道,那里是关内外交通的重要节点,乃是清廷的军事重地。

若是锦州都被明军拿下,其冲击力是不言而喻的,的确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此时的清廷已然进入风雨飘渺、难以支撑的状态。

不过,出于常年在明清双方周旋的经验,昆克勿还是下意识的向冒襄征询加码,毕竟无利不起早,虽说正如当初明廷方面考虑的那样,北伐胜利在望,喀喇沁距离九边太近,不敢闹出什么幺蛾子。

可说到底,明军毕竟还没有打过来不是?人家还是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你说人家目光短浅?笑话,他不目光短浅还能干啥?也没谁来教育啊。

所以冒襄也明白,这些漠南部落大多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直接就拿出了价码。

一旦喀喇沁诸部反水,明军再光复锦州,也就意味着清廷关内外联系被彻底切断,届时科尔沁诸部必然陷入孤立。

而此时,随着关内战事岌岌可危,科尔沁诸部的兵力和察哈尔一样,早在之前就被大量抽调入关,剩下的兵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