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策划(1 / 4)

关于锦州的战略位置关键性,其实古人就早有重视

作为连接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这里早在洪武年间,就备受朝廷重视,成化犁庭后,再次加固扩建,直到万历年间,就成为了明朝在关外,维持辽东、辽西前线的重要节点。

如决定了明清双方攻守易势的松锦大战中,松指的是松山,锦指的便是锦州。

故而从天启、崇祯时期成长的文武大臣们,对这个名字都格外熟悉。

明代的辽东、辽西地区,和后世的辽宁不大相同,和东南地区一样,后世的许多沿海地区,这时候还在海里呢,没有被江河冲积出来。

这也使得锦州、宁远一线,显得更加狭隘,被挤在北面的松岭山脉和南面的渤海辽东湾之间。

吴贞毓的意思很简单,利用郑成功所部海军登陆的优势,直接从辽东湾下手,自锦州南侧的葫芦岛地区登陆,从而以跳蛙之势,拿下锦州,切断清廷关内外联系。

但这话一出,却是有人质疑

“清虏可不是昔日朝廷,辽东以北的科尔沁等蒙古部落也与其联系紧密,如此看来,想要只凭此断绝关内外交通,怕是不足。”

吴贞毓颔首

“现清虏伪后确为科尔沁部出身,但科尔沁诸部并非直接和北京方面交通,中间还隔着一个喀喇沁诸部组成的卓索图盟。”

“据臣所知,其部和科尔沁诸部落,自崇祯年间,就多有摩擦,盖因科尔沁为建虏姻亲,多有偏顾,喀喇沁虽同为藩属,但地位却远不如之。当年喀喇沁与科尔沁同为朵颜三卫,甚至喀喇沁由于地近京师,地位更显,两者或有龃龉。”

“臣以为,或可先行霹雳手段,拿下锦州,而后再以此,诱使喀喇沁诸部表态。”

王夫之不解

“你怎么能保证喀喇沁一定会倒向我们这边呢?”

吴贞毓坚定回答道

“盖因喀喇沁不同于科尔沁,科尔沁靠近辽东,却远离北京、蓟镇,故而自然无畏,甚至为了自身利益,选择坚定站在清虏一边,以图其在漠南蒙古的特殊地位,亦可理解。”

“但喀喇沁距离京师和蓟镇多远?不过百余里耳!从山海关出塞,一日便达,也就是说,无论清虏能不能逃出关外,他们都在来日我王师兵锋之下!既然如此,现今虏廷形势风雨飘渺,他们有必要吃力不讨好的帮清虏吗?就算不能让其反正,中立却也不难!”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也能体现出其人在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