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战机(1 / 4)

果不其然,两日后,谷亭镇周边都在传,说是知县要在镇里征发一千丁壮,估计家家户户都要出人,让镇中百姓颇为恐慌。

驻在镇里的巡检司,察觉后,派人盘问,但一个巡检司,撑死十来个人,哪里管得了?

很快,流言又演变成了官府要向每户征收五斗捐税,此时正是春耕刚过不久的时候,大家伙哪有余粮啊?此言一出,顿时激起千层浪来,群情激奋。

而事情最终引爆,还是在次日晚间,镇中的巡检司那间两进破烂小院,被不知哪里来的百来号人给围了,接着一把火,映红黑夜,周围数里都有见闻,议论纷纷。

次日一早,便有杨氏家仆四处宣传

镇中大户,杨、王、周三家,已经带人烧了巡检司衙门,响应官军北伐,知县听闻后,要带人来屠镇!

众人哗然!

“为今之计,与其坐地等死,还不如奋起一搏!”

“那知县手下不过百来号衙役,咱们谷亭镇老少爷们加起来,何止一千?不弱与我夺了县城!开仓放粮!”

“官军五十万大兵已在路上,咱们有什么好怕的!”

杨氏长子杨衡云干脆就站在被焚毁的巡检司衙门,对着拥过来探听情况的近百乡人高呼。

引得阵阵赞同

其实除了杨氏外,王、周两家大族并没有起事的打算,只是冷眼旁观,但这番却是被人家给设计牵连上,不跟着也不行了。

至于对普通百姓,则是威逼利诱,知县屠镇的流言是威胁,打下县城,开仓放粮的许诺是利诱。

一时间,群情汹涌,杨氏再得数百青壮。

一行人也没什么像样武器,除了大族健仆还有用作护院的兵刃,其余农夫,基本上都是举着农具,斩木为兵,就跟随而来。

等队伍浩浩荡荡跑到三十多里外的鱼台县城之时,竟是已有近千人!

吓得鱼台知县三魂出窍,七魄升天,此时城中不过三十多员小吏衙役,以及四十员负责看仓库的库丁而已,而且其中不少人本就是当地大族子弟,见状自然直接跑路。

鱼台知县二话不说,顺手牵了驾驴车,夺门便逃!

也是运气好,说不得获了宋太宗附体,竟是一路狂奔四十里,直往金乡县方面逃去......

城中衙役毫无抵抗的就顺溜倒戈,反而参与到起事队伍中。

作为公推头领的杨任宁倒也不食言,直接开了县中仓库,鱼台作为漕运沿岸转运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