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中路转折(1 / 4)

樊城的火光,足足烧到了第二日中午,仅隔十里之遥的襄阳城,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济尔哈朗几乎是半夜被身旁将佐从床上唤醒,连忙登上城楼,目瞪口呆地看着远处那冲天火光,纵使天气已经转暖,却只觉得手脚冰凉。

失去了樊城,襄阳只不过就是一座孤城,彻底丧失了援护。

济尔哈朗原先是打算利用襄樊地势,将明军中路主力困顿于此,而后再策动信阳、郧阳、南阳方面的清军全面反扑,可现在却弄巧成拙。

本来在南阳,作为反扑总指挥,居中调节的硕塞近乎全军覆没,而襄阳引为支柱的樊城也被突然攻陷,瞬间让襄阳清军陷入尴尬境地。

继续和李过死磕,意义不大,可要是想突围,如今襄阳城外里三层外三层,李过动用十万大军,难道会轻易放他跑路?

归根到底,高一功的胜利,出乎了明清双方的意料。

哪怕是李过,在接到军报以后,第一时间同样是有些恍惚,反复确认多次,才敢相信。

这样的结果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硕塞作为中路战场清军副帅,地位和东路的岳乐相当,如此重要的角色,以及麾下镶红旗主力,再加上数万绿营,居然就这般,以一种极其戏剧化的方式,折损在了泌水河畔。

原本令人头疼,难以下手的襄樊防御体系,顷刻间土崩瓦解。

李过也不得不感叹

“一功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围城诱援,虚实设计,掘堰水攻,此番中路战胜,当为首功!”

随后吩咐传来围城各师总兵、副将、录事参军,以及两个重炮营的参将与会。

部属准备开始派兵攻城。

经过半月围城,明军先是凭借炮火优势,将襄阳城头的城防火力一扫而空,接着就以重炮为主,开始轰击城墙。

在高一功伏击硕塞,夜克樊城的同时,襄阳城已经被连日炮火砸得千疮百孔,一片狼藉。

但其坚固程度,还是超乎了李过的预料。

数十门二十八斤重炮,连日轰击十余日,城墙外层砖石虽然都被冲塌,散碎一地,但里面的墙体竟然还依旧完整。

襄阳城实在是太厚了。

而且,济尔哈朗也绝非易与之辈,他利用城池四面外的屯兵城,多次夜袭明军,也取得不少战果,让李过颇为头疼。

好在樊城被克,硕塞部又遭袭全军覆没后,李过倒是也不再担心太多,慢慢和济尔哈朗耗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