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重炮(上)(1 / 3)

承天府西南面的章山,明军光复中军先锋部队正于此驻营。

随着风雪停息,天气转暖,两军将士的行动力大大增强,战事一触即发。

赵印选以王兴部为先锋,自江陵出发,抵达章山,寻机北上承天府治的钟祥县。

其余主力,则从荆门方向进发。

王兴站在山岭高处,举着手中望远镜,远眺正在行军当中的明军。

随着春耕季节的到来,后方补给转运缺乏人手,更加催使明军必须提前拿下承天府,唯有如此,才能使用水运,直接从汉水往襄阳方面运粮,可以大大减轻明军后勤压力。

这个任务交给了光复中军。

中军算是光复军中建制最早的单位,其中有不少精锐部队,如昔日胡一青的第一师,胡一青本人虽然调任左军,但他之前带着的部队却成了中军的王牌,除此之外,便是王兴和庞刚、周嘉屏等人,也俱是老将。

王兴在光复二年时,还只是参将,后来被越级提拔为总兵,参加了军山湖大战,受封通山伯。所以如今在总兵位置上待了三四年,也没啥疑虑。

不过庞刚、周嘉屏几人就有些急了。

当初光烈元年,肇庆朝廷军制改革,最初的五个总兵,赵任叛变后被杀,余龙牺牲,赵印选已经成了顶头上司。

而他们两位,却还在总兵位置上原地踏步。

虽然在光复南京以后,也都先后得了侯爵,比起王兴的伯爵来得还强,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个侯爵更多是因为二人当年的从龙之功。

人家王兴的伯爵却是实打实打出来的,日后资历够了,肯定还有机会,而庞刚、周嘉屏恐怕是快要到头了,二人都已经四十出头,再不在北伐建功,日后天下平定,怕是就用不到了。

虽然朱由榔在位之下,明廷尚无党争之风,但所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下面人私下还是有所意识的。这其实也无关私心,毕竟人总是倾向于信任自己熟悉的旧人,此乃人之常情。

军中向来有“六系”之说,即“忠贞系”、“西系”、“肇庆系”、“浙东系”、“郑系”、“大同系”。

不难看出,这就是光复六军各自的主要来源。

庞、周二人,七年以来原地踏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毕竟没有能说服人的战功,就算把你提拔到左军、后军之类去当佥事、同知,人家骄兵悍将未必服气。

所以此番战役一开,庞、周二部相当卖力,在荆门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