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银行筹备(下)(1 / 4)

张同敞向天子解释道

“眼下各方资金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初步计划,打算先在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福州、广州六座城市建立分行,吸纳存款。”

朱由榔沉吟片刻,端起手边王芷热好的参茶,浅饮一口后,接着道

“据我所知,江南民间商业发达,其实也不乏钱庄、票号,你们打算拿啥和人家竞争?”

平常时候,和大臣私下会晤,朱由榔向来都自称“我”,而很少称“朕”。

其实,历史上的皇帝也大多如此,除了正式场合,很少用“朕”来自称,比如朱元璋那种一口一个“咱”的......

江南地区本来商业气氛就挺浓厚,民间其实不乏吸收存款的钱庄,只是随着这几年战乱频发,时局不稳,商路说断就断,商人士绅们觉得存在钱庄不靠谱,纷纷挤兑,各地的钱庄票号也就落寞下来。

但明军光复江南,尤其是收复川陕以后,民间的钱庄产业又开始复苏起来。

对于这个现象,内阁只是让督商署方面加强监管登记,注意合法集资就行。

张同敞笑道

“这倒是不难,这怎么说毕竟也是朝廷的产业,大明全国这么多官员、教师,让上面六个分行所在府的官员工资,全部从银行发放,这不就有第一波储户了嘛!”

闻言,朱由榔差点没把口中茶水吐出来

这也太不要脸了,先拿自家同僚开刀是吧,这几个城市,除了南京这边的中央部门官员外,最多的就是原洋务院出身的市舶司官吏,也就是他张同敞的老部下......

“咳咳”

“还是不够吧?总不能以后只有当官的存,最主要还是吸引民间存款嘛。”

张同敞接着解释道

“利润方面也在商榷,大概在国债的一半左右,已经不算低了,现在绝大部分民间钱庄,存款都得额外支付保管费,相较而言,国家银行还能给利润,自然能吸引储户。”

“嗯,就先从这六个分行试试水,先尝试一下再说。”

接着张同敞又向朱由榔阐述了一些具体细节,朱由榔频频点头,这种银行制度其实距离真正的现代银行还是有一定距离,但最起码得先和荷兰人对标吧?

大家都是十七世纪的人,不存在所谓时代局限性。

谈完这个问题后,朱由榔又接着把之前一直在看的一份奏折递给了张同敞,而后问道

“别山你看看这个,夏完淳上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