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山西惊变(下)(1 / 4)

阿济格、满达海大军刚刚行到宣府镇外,就听闻到姜镶起事的消息。

二人也不多言,直接开始围攻宣府。

姜镶考虑到战线问题,没有在宣府驻兵,所以很快就被清军拿下,向京师报信的快马奔驰而出。

宣大为京畿之侧,快马两日就到,沟通起来倒是方便,可也正是因为这个,二人心中都颇为沉重,一旦山西全境失陷,叛军引兵东进,数日之内就能威胁北京。

入关后,清廷遭受了大量抵抗运动,但这一次,还真是距离最近的。

镶黄旗和正白旗的精锐入城,三镇新军则开拔前往万全左卫和怀安卫,山西地势形胜,从直隶方向去大同,就这一条路,沿洋河和长城内侧而入。

不同于南方卫所夹杂在府县之中,像山西北部这种地方,基本上没有府县行政单位,不是卫所,就是城寨、堡垒。

故而民风剽悍,走到哪都是经营了两百多年的军事堡垒。

姜镶起事的消息迅速在全晋传开,和很多人印象中不同,清初抗清斗争,不仅仅是南方轰轰烈烈,北方百姓同样此起彼伏,山东、河南、直隶、陕西、甘肃、山西都曾爆发过抗清起义,只是由于更接近满清统治核心,所以被迅速镇压围剿而已。

但即使如此,北方汉人百姓的血液依旧沸腾,如河南榆园军如今都还在跟清军打游击呢,一听姜镶在大同举义,除了万练、陈杜、张斗光这些军官跟随举义外,晋西南的平阳府南部(今运城地区)方面,抗清义民虞胤、韩昭宣杀官响应。

整个山西,顿成烈火燎原之势。

阿济格进入宣府总兵衙门后,便和满达海商议起来。

“如今山西遍地烽火,咱们这虽然四万大军,但若是铺开,也不够折腾啊。”

“必须先直取大同!”

阿济格坚定道

这也是历史上清军平息姜镶之变的战略,先打掉姜镶这个罪魁祸首。

只是,真有这么容易吗?

历史上的大同,足足扛了十个月,逼到多尔衮亲自带甲出征,倾尽整个直隶、河南精锐,满洲宗室名将,一半以上参与,大同城坚守到“兵民饥饿,死亡殆尽,余兵无几”,多尔衮无奈,多次劝降姜镶,结果这位“三姓家奴”在此时却颇为硬气,断然拒绝。

最后还是姜镶三兄弟被叛徒出卖,清军才得以攻克大同,为此,占领大同后,阿济格愤恨无比,下令屠城,史称“大同之屠”,还下令拆毁大同城墙,只留五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