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枢密院与异姓王(1 / 4)

光烈三年的新春,由于奉天殿被焚的缘故,元旦大朝改在谨身殿进行,光复江南,兴克旧都,以及短暂和平的到来,都让这个新年格外喜庆,但原本心潮澎湃的江南士子们,却陷入了某种复杂情绪当中。

朱由榔并未隐瞒什么,随着时间推移,有关天子以及年后朝堂巨大变动的不少传言开始散播。

十二月除夕,内阁辅臣陈子壮外出回府的车驾被数十名士子拦住,为首一名举人,当场叩首,以血书询问。

“闻天子欲以军将替内阁,颠倒文武之制,敢问学士可有此疏?”

陈子壮倒是也不慌乱,数千人围观之下,冷静回应

“是与不是,与尔等何干?此军国重事,当以天枢裁夺!”

虽让兵丁驱散人群,维护秩序。

次日年初大朝,有士子数百,于承天门外叩阙

“陛下尧舜之姿,焉能做如此荒唐事,必是瞿、陈、吕、堵、姜,五奸臣弄权耳!蛮夷刚灭,又有权奸当道,我等士大夫,自当倒贼以还朗朗乾坤!”

自古以来,学生都是最容易煽动的,尤其是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情况下,数百人浩浩荡荡,堵在承天门前。

可宫内大朝却依旧没有耽搁,无论是天子还是大臣,就像没看见他们一样。

这一刻,一种无力感爬上了所有人心头,他们更加深刻地发现,他们对这个横空出世,从肇庆一路打过来的朝廷,竟然如此陌生。

大朝会之上,随着战事基本结束,各地督抚大臣、军中将帅,大部分汇集京师,他们可不仅仅是来过年的,自东征以来,凡立功、捐躯者数不胜计,也该到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谨身殿高台之上,中书舍人谢颖扯开金色绣龙帛书,面对下方站立着的数百文武大臣,涨红了脸,朗声一一念去。

已故光复中军副将塔天宝,力挽狂澜、身捐王事,追封绥国公,谥武肃。

已故总兵余龙,追封潮郡公,谥忠简,已故总兵马进忠,追封榆郡公,谥武靖。

此三将,爵位可由子嗣承袭一代不减等,由天子内帑出资,于军山湖畔立祠堂供奉。

再往下,阵亡牺牲的其他副将、参将等军职追封,不多赘述。

虽然残酷,可不得不说,纵使朱由榔万般重视,但大家更为期待的,还是剩下活着的封赏。

朱由榔坐在丹陛之上的皇位中,正襟危坐,面色肃然,在琉冕之下,看不清表情。

谢颖清了清嗓子,接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