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马蹄北去(下)(1 / 4)

李明忠长叹一声

“也不知这要守到何时啊?”

连城璧下意识地想向对下面士卒一般,宽慰两句“学士援军很快就会抵达”之类,但突地想起,对方是军中主将,如何不知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

堵胤锡、高一功所领导的光复前军,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丝毫不比东征的李过、李定国二军少。

至少东征大军有十几万人,而堵、高二人手里,只有五万人,却要防守从川东到九江之间一两千里的庞大地域。

其中袁宗第所部一个师万余人要扼守川东,压力重大,不可能调动,剩下四个师里,李明忠被放在江北,荆州方向清军随时可以渡江,必须要留下一个师监视,岳州到武昌之间的宽阔江面也许留下守军监视,于是真正能够动用的机动兵力,只有武昌府万余人而已。

堵胤锡哪里还能找出什么援兵来?

与此同时,湖广还要承担东征前线的粮草转运、民夫征调。

当然,堵胤锡也不是坐地等死的人,身为军政一手抓,大明两百多年少见的,“外放内阁学士”,他很快就运用起自己手中的权力,将整个湖广发动起来。

为了能够同时稳住两边,堵胤锡前后从湖广征发超过二十万民夫、丁壮,担子最沉重的时候,是军山湖之战前后,这边就征发民夫的问题,差点闹出民变,秋收一至,还要抢收粮食,同时征收秋税。

谁都不知道湖广百姓的忍受程度还有多大,但这就是战争,这就是胜利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顿了许久,连城璧才开口道

“下官相信陛下,只要能拿下江南,当下无论付出多少牺牲都是值得的!”M.

李明忠颔首

“是啊,拿下江南,我大明,便真的中兴有望了。”

连城璧呵呵笑道

“届时,将军力挽狂澜,于济尔哈朗老贼十倍重兵之下,坚守孤城四十余日,令其无功而返,保全江汉,扼要湖广,可谓中流砥柱之功!在史书之上,怕是少不了一篇传记啊。”

论拍马屁,还得是文官在行,听到对方这么说,李明忠也是笑了起来

两人言语之际,一名满面尘灰,却是欣喜若狂的将佐,手脚并用,爬上城楼

“将军!参军!鞑,鞑子,退了!”

李明忠闻言忽得转身过来,先是要开口,而后又望了眼远处依旧严整的清军营寨,皱眉斥道

“休得胡说!清虏尚未拔营,如何便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