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门户洞开(下)(1 / 4)

自从武备局的工业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后,朱由榔一直很关注火器产业的发展,除了技术上进步,产量也极大提升,比如火药。

**中,最重要的,也是比较难弄到的就是硫磺和硝石,毕竟明军所需的火药不是一两百斤,仅仅只算炮兵,全军数百门大炮,一个月作战至少就要消耗近万斤火药。

此时的硫磺制取办法主要是通过冶炼硫铁矿时获得,中国当然也有硫磺矿,但主要集中在四川、甘肃、青海等地,故而此时明军所用火药中的硫磺,主要是通过海贸从日本进口(日本的硫磺矿很丰富,因为在火山地震带上)。

至于硝石,中国并不缺乏,两广地区就有相应矿产,并且为了节省成本,工部还会直接向民间收购土硝(猪圈、厕所、土墙、盐碱地的墙面、地面会结晶出**,称为土硝)。

到了光烈二年,矿务局和武备局配合之下,工部在广东和湖广共建设了六个火药厂,月产量接近三万斤。

拿下江西全境后,姜曰广、王夫之迅速构建起后勤补给路线,对于赣南受灾民变地区,免征秋粮,但赣北平原地区的秋粮还是要继续征收的,由于临近前线,倒也没这么麻烦,就地征集,直接就送往前线。

堵胤锡那边情势越来越艰难,但即使如此,依旧没有断过补给,源源不断的弹药、粮草、武器、民夫跨越千里,支援前线,好在江西的光复,的确很大程度减轻了他的压力。

最新一批补给是前天才抵达的,很快就调集出一千三百斤火药,李过也不傻,见朱由榔又是继续挖壕沟,又是搜集火药,很快就反应过来。

当即从周边乡村向百姓手中购得几副薄木棺材,把火药填入,而后等俘虏挖掘铺设完壕沟,其间清兵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守将张天禄也知道,让对方这般掘到城下不是办法,但他还没有意识到对面到底要干啥,还以为对方是想挖地道进入城内,所以一方面派人在城墙边上听动静,一边组织精干人手夜里出城搞破坏。

不过自从满洲俘虏想出了在壕沟上方铺设木板的点子后,想要破坏壕沟就很困难了,因为有木板和泥土覆盖下,原本的壕沟顿时变成了地道,清兵完全无法看到其内部构造,就算突入,明军也能利用壕沟埋伏。

而更加让朱由榔意外的是,给予这些夜袭清兵最大杀伤的,竟然是那些个满洲俘虏,他们虽然手中没有武器,但只凭借挖掘所用的工具,竟然击退歼灭了三百多清兵。

这倒是让朱由榔颇有兴致,看来人家满清能够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