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剑指金陵(上)(1 / 3)

“锃!”

郑成功见岸上战斗明军逐渐占据优势,扭转战局,拔出配刃高呼

“各部一齐登岸!”

旌旗挥舞,鼓声咚咚作响,数以百计的战船靠拢过来,越来越多的明军将士登岸作战,把原本就处于兵力弱势的清军包围起来。

“降者不杀!”

刘国轩带头高呼,一边又冲锋在前,奋勇拼杀,竟是带着部下接连击溃数百人,把清军阵列冲得散乱不堪,许多清兵见这势头干脆放下武器投降,绿营又不是八旗,抵抗意志并不高,当发现自己陷入对方绝对包围之后,便不再抵抗。

剩下的一两千清兵只得收缩于洲上营寨之中,想凭此顽抗,可这般明军反而是不怕了,将船上部分火炮运下来,便是一通炮火猛轰,不到半个时辰,便能将其夷为平地,四面包围的明军叫嚷着冲杀而上,歼灭其部,敌主将被俘。

又过了不到半个时辰之后,明军赤红色旗帜便**了清军在江心洲的营寨之上。

见天色将暗,郑成功也不继续西进,命令全军战船依靠江心洲周围布防下锚,而后颇是好奇地召见了今日立下大功的那名把总——刘国轩。

细细一问,其人今年竟是不满二十,可谓少年英豪。

刘国轩出身福建客家,客家人民风彪悍,清军入关南下中原后,许多福建地区的客家村寨结寨自保,年仅十五六岁的刘国轩由于天生健壮勇力,就曾率领乡民伏击过前来搜刮的绿营小队兵马。

后来因家庭变故,被征召为绿营,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竟是一路干到了把总衔,当初朱由榔潮惠之后,兵逼漳州,刘国轩跟随将官反正,留在张家玉部下任职。

郑成功受封海军都督,为了整顿郑氏一系余部,在漳州到厦门一带募兵,刘国轩被前往漳州公办的郑鸿逵看中,划归海军辖制。

郑成功看着眼前年未及弱冠,但身姿健壮,甲胄加身后,颇为威猛的青年将佐,心中既有欣赏,也有亲切。

因为郑成功自己在军中就是最为年轻的那一批,当然,这在光烈朝中倒也不算突兀,因为满朝上下众所周知,这位光烈天子喜欢亲近提拔年轻官员、将佐,身边一派亲信,无论文武,几乎就没几个三十五岁以上的。

文官当中,如王夫之、张同敞、张家玉、谢颖等,武将当中,如李定国、郑成功、李来亨、李景兴等,可能是由于天子本人也才二十四五的原因,其人对于这些年轻文武多有亲近。

一些文官甚至私下称呼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