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江南(1 / 3)

此言一出,院中顿时噤若寒蝉,而后无数士子面色涨红。

这叫什么话,也太侮辱人了吧?

一名看起来略显年轻的士子站起身来激愤反问

“懋中先生这是何意?我等欲计划大事,报效天子,难道还有错吗?”

陈子龙冷冷看着对方

“报效天子?举大事?你打算怎么报效啊?”

其人正是昔日崇祯朝户部尚书侯恂之子,后世戏剧里鼎鼎有名的人物,侯方域。

侯方域被堵得一时语塞,强自镇定道

“在座诸君哪一个不是在江南的名望人物、道德君子?只需联系各州府官员,想必......”

陈子龙越听越忍不住,竟是差点捧腹大笑起来

“哈哈哈,好一个名望人物、道德君子,哈哈哈。”

侯方域见自己慷慨激昂的发言被这般打断,更是羞愤,可陈子龙比他年长十几岁,又是崇祯十年就中了进士的科场前辈,只得一摆袖子,气愤道

“学生虽然敬佩先生学问名节,但亦不该如此肆意嘲笑于我等赤子吧?今日若不给出个说法,只怕先生之名......”

陈子龙咧嘴一笑,呵呵道

“你们能如何?”

随后慢慢肃容,正色道

“论什么**名望,鄙人师承玄扈先生,崇祯十年的进士,比在座诸位要强吧?论起忠贞、气节,我弘光元年与沈云升举义松江,隆武初又与吴日生举义于吴江,比起在座诸位,还是要强些吧?”

众人无言,这是实话,无论是资历、年龄、师承、背景、履历、学问、事迹、名望,陈子龙都比在座的所有人要强,哪怕论及忠贞、论及抗清,起码人家真刀**干过。

说到这里,陈子龙言语一冷

“可正因如此,我才觉得悲哀!”

“原本我从南边一些故旧书信里听说,南边天子似是对东林、复社士子颇有意见,往往不愿重用,还道这大概是当初弘光朝那点破事让天子有所疑虑。”

“后来经过这般许多,屡次起事,又屡次败逃,才逐渐明白。”

“你我这般作为,但的确是屁用没有!”

说到最后,竟是忍不住言语激烈起来“什么报效天子,诸位要怎么报效啊?靠着自己那点什么道德天子的名头,能唬住谁?以前崇祯、弘光之时,靠着家族、师承好大派头,在州府里当座上宾,如今呢?别说洪承畴手里只有两三万残兵,就算只有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