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方略(1 / 3)

朱由榔带着大军进了九江城,但他心中却泛不起任何一丝喜悦。

谭泰还是逃出去了,虽然焦琏、李来亨奋力阻击,但在骑兵和水师火炮的双重威胁下,还是只得坐视对方离开。

焦琏已经尽力了,甚至可以说这一战打得相当出色,在一日奔袭九十里之后,迅速投入战斗,险些差点拿下青山镇,而后又立刻转身和谭泰上万大军接战,不落下风,最后还能迫使谭泰不得不放弃步兵大队。

朱由榔实在是没理由怪他,甚至专门下旨安抚鼓励,犒赏所部将士,记下功劳,等战后统一封赏。

那么怪庞刚吗?庞刚在战斗结束后马上就上了请罪疏,朱由榔只是让他戴罪立功,并未处置,其部退到二线重新补充,休整。说实话,庞刚的表现虽然称不上优异,但至少也是中规中矩,并没有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指挥错误。

归根到底,这其实是朱由榔的问题,是明军上下将领都有的问题。

他们居然轻敌了。

经过从潮惠到桂北,再到云南,不知从何时开始,明军将领们从那种恐惧与绝望中走出来后,又陷入了盲目的乐观当中。

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广西、云南那种特殊地形内,明军对于骑兵的优势与战力是不可复制的!

这里不是云贵的十万大山,更不是形势复杂、山寨林立、土司盘踞的广西,这里是长江中下游,一马平川的冲积平原!

消息传来的当夜,李过就来到了朱由榔帐中请罪,他觉得自己低估了谭泰和骑兵在江西北部平原地区所能展现出的战斗力。但朱由榔却没有怪罪,李过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他从前军调来,担任中军都督不到一年,在以原两广明军残部为主的中军中,人事不通,对于各师将领缺乏了解,他怎么知道庞刚所部战斗力这么不堪一击?若是换做前军的师,绝对不会打成现在这样。

朱由榔深刻地检讨了自己,作为一名诸将之上“管将”的最高统帅,他真的对自己手下的将领们有足够认识吗?

李过本就是顺军将领,被突然空降到中军,原本这些个明军将领真的会心服吗?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倾巢而出,看起来多么威风,可这是十几万颗人心啊,之前肇庆、桂北之时,命悬一线,生死相搏,没空想这些,现在才意识到,战争不是电脑游戏,军队不是NPC,不是谁人多,谁装备好,谁就能赢。

他以前一直觉得只要自己不干涉,不瞎指挥,这些将领自己就能带领军队走向胜利,现在他才发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