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合同承包(1 / 3)

郑彩、黄斌卿等人被擒对于浙东政权而言算是解决了一大内部隐患,稳住了一万四千多所部士卒之后,郑彩和他的弟弟郑联被押送给郑成功那里,毕竟是他们郑氏的人。

黄斌卿则被软禁了起来,听候肇庆方面的发落。

军队得到整合之后,新一轮敌后斗争也开始了,有了肇庆方面源源不断的粮食、银饷、武器支援,舟山的明军没了后顾之忧。

他们选择和郑成功的海军相配合,在浙南山区临海州县打开突破口。

对于未来的战略方针,吴王麾下文武商议一通,觉得还是得在岸上建立一个稳固根据地,否则就会像现在这样,一旦被封锁就会变成海外的孤魂野鬼。

最终,张煌言自告奋勇,王翊决定一起去配合他,二人选择带上一两千精锐,通过锦衣卫的关系网,联系当地还在抵抗的义军武装。

对于这种可以牵制破坏清军后方的事情,锦衣卫当然义不容辞,并且他们也想靠这个突破口打开江南地下工作的局面。

朱之瑜手持一根用竹子做的简易拐杖,走在山路上,身后上千明军将士轻装简从,在山路中绵延不绝。

这里是温州府与台州府的交界地,称为北雁荡山,后世常常称之为“东南第一山”,“寰中绝胜”。

在江浙地区,温州和台州是温暖富庶的江淮平原下一个例外,因为这两个府的海岸线极其复杂、支离破碎,船只很容易就能藏起来或是隐蔽登陆,故而当初倭寇劫掠江南时,最喜欢从这里登陆。

除此之外,丘陵密布、山势崎岖的地形也让兵力的隐蔽和埋伏变得容易,在郑成功的舰队掩护下,两千多精锐明军成功从玉环、温岭各地悄悄登陆,在北雁荡山东部集结。

这是当年倭寇的战术,用战船掩护,部队分为小股各地登陆,而后在山区集结后劫掠州县。

但明军的目标并非是劫掠各地州县,他们的目标是处州、温州、台州三府交界之地,这里是仙都山的余脉,没有大的县城,是天赐的绝佳根据地。

与此同时,锦衣卫联络了周边府县打算参与反清的士绅,其中温州的本地豪绅周氏支持最大,其人本就是走私海贸起家,满清海禁严苛,让他十分痛恨,几乎散尽家财,还将自己家的工人、仆人武装了起来,也有七八百人。

负责前往浙南开拓的明军领导人为张煌言、王翊,朱之瑜是王翊的部下,故而此次一同出发,原本王翊是劝他留在舟山的,他们二人不仅是上下级,同样也是好友,后世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