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农业工作会议(1 / 4)

如今已然快进入六月份,夏粮征收工作快要开始了,在肇庆的朝堂之上,一场重要的农业经济会议也正在进行。

“臣以为,为了缓减百姓压力,应当减少三饷征发!”

陈子壮首先发言,接着对朱由榔解释起来

大明晚期的农民负担极重,其中的税务负担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是朝廷正税,洪武时规定民田每亩征收3升3合5勺粮,张居正变法后改为直接按市价收银子。

其二是加饷,即后来农民起义、建虏南侵,所加的辽饷、剿饷、练饷,合称三饷,合计每亩加征五钱银子左右。

其三是各地衙门派捐,这个数字就各不相同了,全看本地督抚老爷和县老爷心情。

除此之外,张居正改革之后,其实农民还要受另一层压迫,那就是衙门收税只收现银,于是每当收获纳税时节,地方官吏便会和豪绅奸商联手,打压粮价,于是原本值一两的粮食可能压到只有五钱,而农民为了缴税,还不得不将粮食低价售卖......

所以,陈子壮和瞿式耜、吕大器三人商议之后,定下三条对策

首先,三饷不能再加派了!至少剿饷和练饷不能再收了,毕竟农民军都已经集体“诏安”了,你还剿个屁。

其次,张居正定下的一条鞭法中,农业税收银子这一条必须废掉!张居正当时执行这个政策是为了统一财税,毕竟朝廷做事是要花银子的,而粮食又不能当钱用。

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正当战乱,粮食比银子有用多了,收银子实在是舍本逐末,而且还会直接导致官商勾结、谷**伤农!

至于缺银子怎么办?那么大一个广州港,这么大一片海,还怕弄不到银子?

最后,陈子壮提议推广番薯种植,以解决燃眉之急。

这一点倒是让朱由榔惊讶,这些古人怎么这么有见识?他还想亲自提出来**呢。

其实是朱由榔自己孤陋寡闻而已,早在嘉靖年间,福建商人陈振龙偷偷从西班牙人控制的吕宋岛引进番薯,为了挽救闽中旱灾饥荒,其子便将这玩意献给了当时的福建巡抚,最后在福建推广种植。M.

所以,曾经在福建游学过的陈子壮对此并不陌生。

对此,经过朱由榔的追问之后,才明白,此时各种西方传来的高产作物都已经有所种植了,只不过没有被广泛推广而已。

比如说玉米,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已经有所记载,“玉蜀黍,俗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