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针锋相对(1 / 4)

广西布政使司,桂林府

岩关之下,硝烟滚滚,一片狼藉

孔有德在稍远处一山坡上驭马皱眉,远远观望

周边数百甲士肃然林立,山下二十多门大口径红衣大炮依次排列,炮口烟尘和浓烈的硝烟味尚未散去,弥漫出数百米远。

不同于一般入关后才望风而降的汉军绿营,孔有德等人是崇祯初年就投靠后金的老将。

话说当初他本是毛文龙的部下,毛文龙被袁崇焕宰了以后,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便又投了当时在登莱的孙元化。

而后又在“吴桥兵变”之后叛变朝廷,被明军围剿不敌,最终投降女真。

而之所以说他与一般降将不同,乃是因为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类“老汉奸”是被明确编入了汉军八旗的,所以他们的本部直辖兵马是不算在绿营之列的。

当然,也只是在八旗汉军那挂了个名,事实上是由三人直接统辖,堪称一阵诸侯了

比如孔有德所部,便是以当初投金之时的旧部为基础,逐渐发展而来,号称“天佑兵”或者“天佑营”,而在其军中,又以红衣大炮闻名,概因为当初他便是带着明军铸炮工匠和技术兵种来的,到了后金,皇太极也将八旗火器的发展和扩编之事交给了他。

事实上他虽然是个汉奸,但并不意味着没本事,相反比起同时期由于财政、**、体制种种问题在火器方面以粗制滥造为主的明军,后金的火器尤其是炮兵发展极快,乃至于在质量和数量上隐隐超过了明军。

入关之后,孔有德、尚可喜等人为清军一手打造而出的炮兵部队,也的确在攻城方面给予了清军巨大优势,弥补了清军在努尔哈赤时期对于缺乏攻城手段的弱点。

虽然,随着战线逐渐铺开,孔有德手里的不少大炮和军士被借调各处,但他手中依然握有三分之一的炮兵力量,这在他看来也是够用了。

但现在,他却发现自己恐怕有些失算了

一方面,明军防守居然颇有水平,依照广西山重水复的地利优势层层设防,对自己的大军层层阻击,尤其是在这岩关、千秋峡一线,依山为障、堵水为寨,甚至还利用当地水网密布,征辟桂北地方渔民船只不断对岸上清军骚扰,让自己只得步步为营、缓缓推进。

另一方面就是现在了,孔有德也不是**,在那派去西军的使者这么久不闻音讯之后,怎会不知道说服西军一事多半已黄。

更重要的是,前些天自己一直猛攻岩关,关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