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亡国与亡天下(1 / 4)

大明光烈元年、满清顺治四年,二月下旬

贵州,贵阳府

从四川退出之后,大西军便向贵州方向转进,最终于二月抵达贵阳府,当然,此时部分军队已经进入了云南北部,还有一部分留在四川南部。

大堂内的气氛很是凝重,坐在上首的,是四名威势不凡的青壮将领。

左右分别各坐着十多个擎刀贯甲的将佐

这四人正是张献忠死后,接替他主持西军的四个义子,又被称作“四将军”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

当初吴三桂、豪格等率军图谋四川,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凤凰山被清军射中,不久就死了。张献忠死后军中大乱,顿时惊溃,伤亡惨重。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将军在危难中收集残部数千、家口万余人,由顺庆(今南充市)急速南下,一昼夜驰数百里,才保存下部分有生力量。

随后又汇集其他剩余的西军力量一路南下,于贵州安顿下来。

而后此时云南刚好发生吐司作乱,西军便倾力西进,基本拿下了云南北部,勉强成为了一支有所规模的割据势力。

张献忠死后,虽然四人当中名义上的“大哥”孙可望接替了领导位置,可事实上四人在张献忠还在的时候就各有势力、想法,如今张献忠一死,整个大西军未来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就摆在了大家面前。

清军攻略四川之际,为了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并“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接着,分其兵为四,并命令四位将军,各率兵十余万向陕西进发,结果在西充凤凰山阵亡。

在临死之前,他曾经对孙可望说

“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

按照他生前的意思,如果自己有所不测,几个义子可以带着剩下的西军残部归附明朝。

但孙可望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并不想继续和清军死磕,而是通过退守川、桂、滇、黔,割据一方,当一个新一代如唐宋时的大理国般的“西南国主”。M.

而四人当中,年纪最小的李定国却有不同意见,就在几天前,大西军余部领导人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在贵阳附近的定番开会,讨论今后的战略方针和作战部署。

孙可望在会上主张把部队开往广西,继续与明军周旋,一旦失利,就转入南海。李定国坚决反对,他主张西进云南,建立根据地,联明抗清。李定国说:“当前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