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整肃军政,准备登基(1 / 4)

交待完了湖南方向事,两人又商议了关于整备广东官军的事。

“殿下,臣推举两人可督广东军务。”

“瞿卿但请说来。”

“一曰陈邦彦,二曰张家玉,陈原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为人刚正,出任过赣州防务,略通军务。张家玉自少好击剑,任侠,多与草泽豪士游,曾为兵科给事中,督御营军。”

李炎倒是有些印象,好像后世这两人都是什么“岭南三忠”之一,最后均战死殉国。

“既如此,那就召张家玉入朝为兵部右侍郎,陈邦彦加佥都御史巡抚广东军务。”

不过李炎听到瞿式耜对张家玉的描述,却又想起一人,和张家玉的情况颇像,但却更加著名。

那就是后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民族英雄张苍水张煌言。

张煌言不同于其他南明忠臣的地方在于,他不仅对大明忠心耿耿,而且还很有本事!

历史上他在安徽等地坚持抗清二十余年,战果颇丰,直到永历帝都死了,他也没被清廷剿灭。

其实南明朝廷的死忠也不少,可是大部分说实话忠心是忠心,可无能也是真的无能,而且又大多沾了晚明东林党迂腐、党争习气。

真要论忠勇两全,能领军治政独当一面的,根据李炎所知仅有三人。

李定国、堵胤锡、张煌言

连郑成功都差点意思,毕竟他手下郑氏集团不比农民军,成分过于复杂,引为援助可以,但真要将军国大事托付就差点意思了,不然隆武帝是怎么被架空的?

于是李炎便问了问张煌言的状况。

瞿式耜却有些尴尬地解释了一下

“张煌言部目前尚在浙东......鲁王处。”

李炎默然,他差点忘记了,南明是怎么亡的?ωωw.

难道有这么多忠臣,亦不乏李定国、郑成功之类军事统帅;张煌言、堵胤锡之类文武全才真就一点机会没有嘛?

答:内斗!内斗就要亡国,亡国也要内斗!

说来好笑,当初南京弘光朝里臣子内斗也就罢了。弘光死后,福建的唐王朱聿键与浙东的鲁王朱以海竟然同时监国!互相指责对方非法。

唐王也就是后来的隆武帝派人带十万两白银去浙东犒军,结果鲁王朱以海直接把使者砍了。

两边互不来往,视为仇寇。

这可是亡国之危啊!皇帝都死了两了!

这还不算完,后来朱由榔西逃